厄尔尼诺影响入夏脚步:华北华南偏早 长江流域偏晚

2016年06月06日 11:39 新浪天气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5月31日晚至6月1日清晨,上海遭遇进入主汛期以来的首场暴雨。在雨水的“打压”下,申城气温一路走低,入夏的步伐再次放慢。至此,上海入夏时间已注定为近四年最晚。无独有偶,今年长沙、武汉、西安等地的入夏时间也将较常年偏晚。不过,“推迟入夏”并非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华北平原及其以南大部地区目前已经入夏,从时间上看,总体较常年偏早。

  华北华南等地入夏整体偏早

  在气象标准中,当该年首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时,将5日中的首日判定为入夏时间。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华北平原及其以南大部地区都已入夏,总体较常年偏早。

  北京今年入夏时间为5月16日,而京城常年(1981年至2010年)平均入夏日期为5月19日,今年入夏偏早3天。北京历史上最早入夏时间为2007年的4月29日,最晚为1990年的6月9日,2015年则是在5月13日。

  在5月16日入夏的还有天津。当地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28日。近10年来,天津5月中旬入夏年份比例占多数;常年入夏时间为6月3日的山东省济南市,今年同样在5月16日入夏。

  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峪认为,降水过程少,气温整体偏高,是华北等地入夏偏早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华南地区,广东省广州市3月31日就悄然换季,比常年提早半个月进入夏天,成为近55年来入夏最早年份。华南地区入夏偏早与厄尔尼诺影响有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偏西,温暖的西南气流较强盛,北方南下冷空气较弱,导致广州气温明显较常年同期偏高2℃至3℃。

  此外,气候资料也显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暖季提前到来。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与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全国近70%站点入夏时间提早,近20%站点入夏时间略推后,其余基本没有变化。以北京为例,1971年至2000年平均入夏时间为5月31日,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入夏时间要晚十余天。

  部分城市推迟入夏因降水较多

  不过,在长江流域,由于从3月以来降水持续偏多,不少城市入夏偏晚甚至至今未能入夏。这与厄尔尼诺影响下,降水密集“关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

  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朱洁华介绍,从2月9日史上最早入春到6月1日,今年上海春天已经长达罕见的114天,且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在降水影响下,近期上海气温也很难达到入夏标准。近十年来,上海一般在5月18日到5月30日间入夏,最早入夏时间为2009年的5月6日。今年入夏时间已注定为近四年来最晚。

  随着新一轮强降雨再临湖南,不少长沙市民又在短袖外面套上了长袖。湖南省专业气象台公众服务专家邓晓春表示,长沙入夏时间已较常年的5月19日偏晚十余天。降水偏多、冷空气频发,是湖南入夏进程推迟的主要原因。受阴雨、寡照以及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湖南大部分地区气温低迷。据统计,5月14日至26日,全省平均气温仅20℃,较常年同期偏低2.4℃,位居1960年以来第四低位;全省共52县市达“五月低温”标准(日平均气温为小于等于20℃连续5天或以上)。

  其实,不只长江流域,在陕西西安,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当地入夏时间一再推迟,已锁定近十年最晚入夏纪录。

  据了解,入夏时间早晚对工农业生产及公众日常生活均有一定影响。入夏早有利于瓜果成熟,提前开启夏季经济模式;入夏晚则可能使用电用水高峰延后。

  至于网友关心入夏时间早晚是否与盛夏高温日数多少有关,气象专家表示,两者其实无直接关系。以上海为例,朱洁华指出,申城1997年5月11日便早早入夏,但当年也只出现了5个高温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