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解读天气预报为神马不靠谱

天气女主播的工作状态天气女主播的工作状态

  晚饭后,沏一杯清茶,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优哉游哉地收看“天气预报”是许多朋友生活中的“常规活动”。面容清秀、举止温婉的气象小姐优雅地画个圈,笃定地告诉你这就是翌日下雪的范围。你发现自己身处其中,于是做足了功课,棉衣、手套、防滑鞋,还特意带了相机想拍个雪景留念。结果,第二天,晴空、暖阳……连个雪星子都没见着,不满的种子开始在你的心里萌芽。而更糟糕的是,类似的事情居然还出现了第二次、第三次,信任构筑的天空从此崩塌了,你再也不愿和预报员一起快乐地“玩耍”了。接着,你从失望、愤怒转向吐槽、嘲讽。

“局部地区”有时被调侃为“菊部地区”“局部地区”有时被调侃为“菊部地区”

  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部分地区”“局地有雨”等说法被大家津津乐道、嗤之以鼻,而“道是无晴却有晴”则成为众多嘲笑中最具书卷气的一款。前些年网络上还盛传一个段子,说世界上最不靠谱的有三类人,天气预报播音员就是其中之一。面对各种调侃和质疑,不少气象工作者也给出了回应,最具自嘲精神的当属台湾气象学者俞家忠,他用一首打油诗来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昨天报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今日报晴明日晴,预报对了骂未平。可怜天气预报人,一生被骂上天庭。”言语中透露着浓浓的不被理解的无奈和辛酸。

  那么,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如果不准,又是为什么?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回锅率”极高,不会过时、常谈常新。专业的、高深的、似懂非懂的……各种风格的解读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今天,咱给您一个最通俗最接地气的版本。

我国北方的民间求雨我国北方的民间求雨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理论上来说,这个世界上,但凡预测的事情,但凡涉及到未来的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客观规律。我们可以致力于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但真的无法实现不报则已、逢报必准。

  如果大家在这一点上没有异议,那接下来我们说说预报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这是一组新鲜出炉的数据:1月22日在西安召开的2015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指出,2014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7.5%,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2%和84.4%,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为78公里,全年粮食总产量预报准确率达99.9%,均稳中有升。而这样的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所以,如果你认为天气预报总是不靠谱,那么可能真的只不是你“感觉出了错”。

  现在进入正题,谈谈那些预报不准的预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寻找原因。客观因素方面,第一,现代天气预报学科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尽管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气象观测方面的记录,但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目前世界通用的数值预报方法来说,我国于1955年才开始摸索研究,1969年才正式发布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不能苛求它做到“万无一失”。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2014年5月在北京草莓音乐节上,影后张曼玉对于自己唱歌跑调的自嘲。她说:“我演了20部电影还被说成花瓶,唱歌也请给我20次机会。”借用女神的名言来为我们尚且年轻的数值预报辩解一句,“古人研究了N个朝代的天气观测,也只是得出一些‘差不离’的天气谚语,对于还稚嫩的数值预报请再给我们几个几十年。”

大气运动图大气运动图

  第二,大气运动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目前为止,人类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的认识仍然很有限。有一个听起来很美丽的词语,它形容了一个很虐心的事实,那就是“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扇动翅膀尚且如此,何况城市热岛、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等对大气的影响,再加上大气运动本身还存在内在的随机性。将这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种种因素搞清吃透并在模拟运算中精准详尽的描述几乎不可能,也可以说我们还不能完全真实全面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做到近似地、无限接近真实地对其进行模拟,因此不免存在误差。打个比方,如果将天气预报比作给老天爷把脉,那么老天爷感冒是几只蝴蝶搞的鬼、它们分别是谁、它们各自用了什么“伎俩”,你很难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洞悉一切而后依次列出,因此在判断老天爷的症状是打几个喷嚏就完,还是眼泪鼻涕一把抓、咳嗽喷嚏齐上阵时就做不到指哪打哪、说一不二!

  第三,即便我们可以精准表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在接下来的计算环节还是会遭遇“瓶颈”。用计算机来运算听起来很简单、很智能,而且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就是那种计算速度每秒上万万亿次的“大块头”,就安家于气象部门。但是你要知道数值预报的计算量之大、运算之复杂可以说达到“变态”的程度,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也会“发怵”,在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时也很难做到完美、做到极致,它的计算能力之于预报需求来讲仍有待继续提高,它的运算仍可能存在偏差,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人工订正一说。

  第四,预报是否准确还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卫星、雷达等的诞生相当于给用预报员安上了“千里眼”,从此台风的动向就无法逃脱人类的眼睛,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但其实这些高科技的观测手段也是有软肋。比如说,极轨气象卫星离地球较近,分辨率较高,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当它在运动中偏离这个区域时,该区域就暂时成为观测的“盲区”,而有些天气可能恰巧就在这个时段发生。于是,糟糕,漏掉了。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还与许多主观因素有关。从预报员的角度讲,预报工作要受到技术水平、预报经验的制约,这自不必说。除此之外,预报员背负的责任太沉、压力太大,使其很难做到轻松上阵、安心工作。其实,预报员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愿意说真话的人,没有人比预报员更迫切地渴望预报能够百发百中、说一不二。这是他的职责、他的义务、他体现社会价值和职业操守的平台。因此,一旦出现失误,领导的批评、舆论的影响、公众的指责、自身的愧疚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种心理阴影很难抹去甚至会伴随其一生。这就造就了他们欲言又止、欲止又言,来来回回地把握尺度、拿捏分寸,势必会对预报效率和预报质量造成影响。

  从公众的角度讲,预报的不准确跟人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以及选择性记忆有关。在大众的生活中,天气预报对于穿衣、出行、旅游等等日常事宜的意义不仅是参考甚至上升到了依赖,因此,大众对天气预报抱以极高的预期,同时也认为气象部门吃的就是这碗饭,没有理由不给大家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所以,当预报准确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自然不会“难以忘怀”;但是当预报不准的时候,却往往会因影响了工作生活安排而耿耿于怀、记忆深刻。这也是天气预报在大家印象中总是不靠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就是公众理解的偏差或者说科普宣传的不到位。比如说,在气象监测中,一个观测站的数据要代表一片区域的情况,因此,在预报中,观测到某一站点有雨,就可以预报这一站点代表的这片区域有雨,但这片区域的天气情况显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即便仅隔一条马路,天气情况也可能各不相同。可能当时正位于“马路的另一边”的你确实没有与雨水碰面,但你要因此而断言预报不靠谱,气象部门真的有点冤,因为我们显然不可能在每一条马路、每一个街区都设置观测站。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明白,天气预报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它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报员提供的是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他们毕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老天爷肚子里的蛔虫。因此预报准确了,固然皆大欢喜;预报不准确也不必大惊小怪、夸大其词。愿社会大众再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希望预报员再多一份努力和付出。莫论风霜雨雪、阴晴冷暖,只要心里有爱,每一天都是好天气!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