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福践长 冬至来了

  12月22日冬至节气。它是24节气中资历最老。最早被确立的节气。

  冬至时,“冰益壮,地始坼”,天寒地冻。自此数九,进入隆冬时节。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

  古人以“觱发”、“栗烈”来刻画朔风呼嚎之凄苦,气温本来就低,风又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于气温的体感,这便是古人对于风寒(windchill)指数的感触嘛。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在取暖御寒能力比较差的时代,人们因寒而苦,因风而虞。想不到今人会在冬季时常急切地“等风来”。

  冬至时,黑夜最长、白昼最短。但古人在看到“阴极之至”的同时,敏锐地感受到“阳气始生”,正所谓“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所以冬至时的一句吉祥话,便是“迎福践长”。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在漫漫冬日里,因阴阳流转,于是有了一份慰藉和期许。

  “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但阳气之萌并不如草木之萌那样直观,是偷偷地悄然萌动,所以被描述为“潜萌”。因为“阳气”开始逐渐生长,默默地为万物复苏做着铺垫,“故曰冬至为德”,这个节气是在积“德”。

  但冬至节气还不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节。尽管日照开始增加,但吸收的热量仍然小于散失的热量,直到小寒或大寒时节,当收支相抵达到平衡之后,气温才能走出低谷。

  古时的原则,是到了冬至,“不可动泄”。人最好别折腾,“安身静体”,有人更是“以至日闭关”。

  各种“工程”也都停了,冬至时“土事无作”,别动土,别弄“凿地穿井”之类的事,不要“发天地之藏”。万物都在闭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静而无扰”。所以冬至时,“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

  似乎冬至时节,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哈。既是呵护自己,也是爱护“别人”。

  古时候,冬至是一个“大”节气,以隆重程度而言,是“冬至大如年”。

  各个朝代、各个地区,说法各有不同。

  有的略逊于过年,比如:

  “冬至日,称贺其仪,亚于岁朝。”所以冬至也称“亚岁”。

  有的超过年节,比如“肥冬瘦年”。

  所以也有“冬至长于岁”的说法。

  有的与过年基本相仿,比如:

  “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

  “京师最重冬节,更新衣,享先祖,官放关扑,一如年节。”

  唐宋时期,冬至节放假七天,与年节相同。冬至成为人们远离烦扰、静养心神的“例假”。

  夏至放假三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放假一天,似乎那时候,假期多与节气相关,这或许也是人们乐于念及节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如果兼顾各朝仪仗、各方习俗,“冬至大如年”可以基本概括古人对于冬至节的重视程度。

  古人很重视“四始”,即岁始、时始、日始、月始。春节是岁始,立春是时始,而冬至是日始。一天之中,日出之际是日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昼由短而长,可谓日始。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人们往往将这几个“始”作为气象上的“初始场”,来占卜未来的天气气候。

  所以在古人眼里,冬至时节的天气是一种具有先兆意义的“风向标”,作为推测未来天气走势的依据。因此,与24节气相关的气象谚语中,冬至谚语几乎是最多的。

  例如此时节的天气与年景的关联:

  冬至晴,百物成。

  冬至晴,五谷丰。

  冬至晴明稻年丰

  冬至风吹人不怪,明年庄稼长得快。

  冬至风寒是丰年。

  冬至接近三日阴,来年谷米贵如金。

  冬至天冷雨不断,来年收成无一半。

  冬至阴云祁寒,有云迎日者,来岁大美。

  “冬至宜晴”,是众多谚语所透露出的定性意见哦。

  还有很多谚语所反映的,是冬至时节的天气与后续某个时段的对应关系。

  比如与春节:

  晴冬烂年。

  冬至雨,必年晴。

  干冬至,湿年蔸。

  干净冬至邋遢年。

  比如与元宵:

  冬至雨,元宵晴;冬至晴,元宵雨。

  比如与立春:

  冬至湿,立春干;冬至干,立春湿。

  以及与其他时段的对应:

  明冬至,暗腊八。

  冬至鸣雷百日寒。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冬至不冻,冷到芒种。

  冬至落一下,夏至落得怕。

  … …

  每逢一个节气,最热烈的话题往往是“这个节气吃什么”,冬至更不例外。小雪卧羊、大雪卧猪之后,冬至的吃,注定是丰盛的。“冬至不吃冻耳朵”,哈哈,那就好好吃吧!

  “北方食饺,南方食粑”。

  “冬至如年,糯米做圆”。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萝卜夏至姜”

  … …

  寒冷的日子里,亲朋围坐在一起,暖暖和和、热热闹闹地吃,一个节气,一个节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