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气象:预报员的一天

夏季强对流雷达回波酷似番茄鸡蛋夏季强对流雷达回波酷似番茄鸡蛋
中国高端菜--番茄鸡蛋中国高端菜--番茄鸡蛋

  气象人的早晨是忙碌的,不顾上吃早饭,小刘便提上雨量筒出门观测了。一夜春雨,观测场的草又长高了不少。要在准点前完成观测并准确发送报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职业气象人,小刘明白,即使是一个数字的差错,孕育出的资料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这不仅将影响天气预报员对于未来的判断,错情所引发的奖金扣除,更会影响小刘接下来一个月的心情。

  走进气象台,小刘握住鼠标,移动、点击、轻触滑轮、然后停顿,动作一气呵成。每年的这个时候,单位里各项工作渐入佳境,气象台的人手也愈发紧张。一天的值班,从观测到预报再到发布,只能由小刘一人完成。电脑屏幕上,观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数值预报来回切换,如同在烧制一桌美味的菜肴,既需要快速翻炒使各种资料交融会合,又需要针对一种资料反复拿捏回味。火候要恰到好处,火太大,容易造成对局部数据的过度解读,相反如果火太小了,又不能原原本本体现出它内在的香醇。

  幸运的是,这段时间的天气略显寡淡,除了有偶尔的低空切变和西南急流带来雨水,气温也高不成低不就。二十分钟的时间,一份对未来三天天气变化的预测报告新鲜出炉。

  今天,小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第一次在天气会商中发言。时间不足三分钟,PPT要做到20页以上,图文并茂,层次分明,视频才能开启。会商发言对预报员的考校,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严格。

  小刘手上的鼠标依然没有放下。在预报的法则里,准确重于一切。距离会商只剩下10分钟了,时间的奔跑,分析仍在继续。如果这是一出戏,只有视频开启,也就是发言的那一刻,预报结论才完美亮相。

  与此同时,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西北太平洋上,大气和海洋,造就美好风光,更带来多变的夏季天气。洋流暖湿,空气扰动,此消彼长。地球的旋转促成空气流动,不同的海温,滋养出变幻莫测的热带幅合带。太平洋上,旋转积累能量,大气抬升又使得能量得以储存,搬运,由此孕育了夏季最为壮烈的一种天气系统,台风。

  小刘最早得知台风消息,是在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图上。这是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馈赠。小刘知道,考验预报员技术的时候到了。台风预报的准备期,只有短短的几天,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所有与台风有关的资料进行精致的加工,任何一个台风都可能在24小时之后改变原来的路径,或变得更为强盛,或失去原本的活力,变成一文不值的垃圾气旋。

  对预报时间要求更高的,是另一种夏季常见的天气。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大气变得极其不稳定,躁动的空气,在这里翻滚、跳跃、舞动、形成闪耀的结晶,甚至乌黑而密不透风的积云。冰点以下的高空,冰晶上下窜动三遍,去除上升气流的束缚,配合着电闪和雷鸣,在重力作用下飞向地面。素雅的外观,却有极强的穿透力。这种天气,气象上叫做强对流,而普通百姓却更为直观地称之为冰雹。

  小刘最早是从师父的师父那里学习冰雹天气的预报技术。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到了小刘这一代,很多东西都革新了,但是天气预报对于冰雹降落的时间、地点拿捏,预报的不确定性保存的是如此的完整。

  自然,并不永远眷顾人类。预报又一次失误了。刚刚发出去的雷电预警,并没有准确预示冰雹的到来。来自天空的身影,不断提醒着小刘,最难以承受的批评与呵斥,正在领导的心里萌发。小刘用尽各种办法,做最后的努力,他正准备尽快修改晚些时候的预报结论。

  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天空竟再次变得阴暗,暴风雨一触即发。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细心体察时间流逝,四季轮转,每一个气象人,每一次预报,总会得到最甘甜的回报。

  大雾,无疑是空气和地面的爱情结晶,降温与辐射的默契配合,让这朦胧浪漫的水汽瞬间会聚又随即消散,只留下模糊的背影和迟到的预警……

  厚重香浓的雾气将城市间冰冷的建筑和道路的滋味驯化,浮尘的酸涩加上PM2.5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天象蕴藏着现代化都市人们对沙漠情怀的依恋感触……

  今天当我们有权随时随地掏出手机、打开网页,获取最新天气咨询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天气的未卜先知的人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