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次雾霾爆发性增长外来输送起重要作用

2015年12月03日18:12   新浪天气 收藏本文

  

  12月1日,游客在雾霾中的天安门游览。当日,北京市区陷入重度雾霾,能见度极差。从11月27日开始,发生在华北地区的这轮大范围严重污染过程,已持续4天,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新网12月3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洪利介绍,在北京这次雾-霾爆发性增长过程当中,外来输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刘洪利介绍,11月初,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了比较强的雾-霾天气,这次过程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其中主要的成分来源和冬季的取暖和烧秸秆是有一定关系的,同时气象条件也极为不利。

  刘洪利表示,在11月27日到12月1日华北黄淮地区出现了比较重的一次雾-霾天气过程,这次过程的成因,第一个是由于非常不利的天气条件,主要是这段时间华北黄淮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静稳天气,地面的风很小,基本上都是静风,同时大气特别稳定,逆温层也比较厚,从地面到大约2000米高空存在很厚的逆温层。

  第二,在北京这次雾-霾爆发性增长过程当中,外来输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11月30日到12月1日,从黄淮一直到华北平原再到北京,存在一个系统性的低空偏南风的输送带,这导致黄淮和华北地区的污染物在北京和河北省的中南部聚集,同时天气很稳定,不容易扩散,这个是此次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外这次过程大气的湿度很高,空气很湿,有利于污染物增长,并导致能见度异常的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