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上最长厄尔尼诺“李小龙”诞生,全球紧绷神经
2015年11月16-22日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图(单位:℃)
去年5月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至今已进入第19个月,截至10月底海温距平累积值为18.4℃,强度已达“极强”,全球紧绷神经,各国加强应对。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给其取名为“李小龙”,以形容它的来势凶猛。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导致今年拉美多地暴雨、南亚夏季高温,非洲多国家面临旱灾引发的严重粮食危机。中国北方阶段性干旱突出,南方夏秋季暴雨频发,也与其密切相关。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2015年11月或12月达到峰值,并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2.拉美今年屡遭暴雨袭击,累计数百人死伤
哥伦比亚山体滑坡冲毁民居
危地马拉山体滑坡体掩埋村庄
今年以来,拉美多地屡遭暴雨袭击,洪涝地质灾害频发,造成数百人死伤。2月、8月及11月,阿根廷多地屡降暴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8月降雨量达350毫米,河川水位最高上涨近9米;科连特斯省11月出现215毫米的短历时降雨量。5月18日,哥伦比亚西北部遭暴雨袭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至少92人死亡。10月1日,危地马拉暴雨诱发特大山体滑坡,造成253人死亡。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3.干旱重创非洲,多国面临粮食危机
马达加斯加的饥民排队领取救济品
干旱使南非葡萄采收提前、产量下降
今年以来,由于降水不足,非洲多国遭遇严重旱灾。干旱导致各国粮食减产,埃塞俄比亚820万人、津巴布韦150万人、马达加斯加20~3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南非旱情达1992年以来最重,农业占GDP份额下降16.6%以上,损失高达100亿兰特。坦桑尼亚、赞比亚及津巴布韦等国水库水位持续走低,造成严重电力短缺。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4.恐怖高温笼罩南亚,3000余人丧生
新德里因高温融化变形的马路
巴基斯坦民众持币争抢冰块降温
4月中旬至5月,印度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热浪灾害,安得拉邦的卡姆马姆测得最高气温48℃,打破1947年以来最高纪录,而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海拔2000多米的穆索里,最高气温也达到36℃。这场恐怖的高温热浪灾害共造成2000余人死亡。6月下旬,巴基斯坦南部遭遇热浪袭击,第一大城市卡拉奇最高气温达45℃,仅低于1979年创下的47℃的纪录。这场高温热浪灾害导致巴基斯坦1233人死亡,数万人出现中暑和脱水病症。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5.史上最强飓风“帕特里夏”登陆墨西哥,中心风速350公里/小时
史上最强飓风“帕特里夏”登陆墨西哥
10月23日,飓风“帕特里夏”登陆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中心风速最高达350公里/小时,达到飓风级别中最高的5级,堪称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风暴之一,也是现代卫星技术追踪下最迅速加剧的风暴之一,威力堪比2013年重创菲律宾的“海燕”。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6.年初美国频遭暴风雪袭击,部分地区积雪深达183厘米
密歇根州冰雪覆盖的灯塔
1月25日芝加哥街头的民众
1-2月,美国东北部地区遭大规模暴风雪袭击,导致大量航班取消,公共交通停摆,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等7个州进入紧急状态。马萨诸塞州局地风吹积雪深达183厘米。3月上中旬,美国东部再遭遇暴风雪袭击,多地气温跌破记录,数千万民众受影响,造成重大损失。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7.十天两风暴直扑阿拉伯半岛,天灾人祸重创也门
“查帕拉”登陆也门并造成强降雨
世界卫生组织捐赠也门医疗物资
11月2日,阿拉伯半岛地区极为罕见的超强热带气旋“查帕拉”登陆也门索科特拉岛,导致26人丧生,2000多座房屋被毁,当地港口和80%的交通陷入瘫痪。10日,气旋风暴“梅格”又登也门,造成多人死伤,道路和桥梁严重损坏,给这个备受战乱之苦的国家带来新的灾难。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8.3月17日出现第24太阳活动周最强地磁暴
3月17日的特大地磁暴
磁暴导致的极光
3月17日,第24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强的一次地磁暴爆发,空间天气发生剧烈扰动。此次特大地磁暴引起了一系列的空间环境效应,电离层出现超强扰动,导致短波通讯、测控和导航都受到较大影响;还造成一些地区电网出现异常,如加拿大渥太华的电网、我国浙江和福建电网等都出现异常;低轨道航天器的轨道高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加速下降。磁暴导致的极光从极区扩展到中纬度地区,使得英国全境、法国北部,美国科罗拉多、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地区都看到极光。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9.罕见暴雪袭击阿富汗,夺去200余人生命
救援人员使用工程机械清理积雪
受灾现场积雪超过一人高
2月24-27日,阿富汗多地遭遇近年来罕见暴雪袭击,多地降雪厚度超过1米。暴雪和雪崩造成216人死亡,27人受伤。首都喀布尔北部的潘杰希尔省受灾最为严重,至少168人在雪崩中遇难。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0.持续干旱致美国加利福尼亚史上首次强制性限水
9600万塑料球投放洛杉矶水库
2012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直受到干旱的严重影响。今年由于降水不足,加州干旱持续。政府下令实施史上首次强制性限水措施,减少用水25%。洛杉矶市为了节约用水,将9600万个黑色塑料球投放到洛杉矶水库,以遮蔽阳光照射,防止水分蒸发和藻类滋生。至10月,估计超过一亿棵树因旱死亡,约占加州森林的20%。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1.朝鲜遭遇百年一遇干旱,稻田秧苗接近干枯
3月朝鲜半岛及周边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干旱使朝鲜大片稻田秧苗干枯
1-5月,朝鲜全国平均降雨量135.4毫米,仅为常年降雨量的74%,其中3月降雨量仅7.7毫米,为朝鲜气象观测史上降雨量次少。由于干旱少雨,多地河流干涸,水库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盛产粮食的黄海南道水稻秧苗干枯面积达8成,黄海北道接近6成,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稻田秧苗接近干枯,干旱程度达百年一遇。相邻的韩国、中国辽宁等地也发生了干旱。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2.夏季热浪袭击欧洲,多国高温创记录
7月4日德国民众在海边避暑纳凉
夏季,欧洲多地屡遭高温天气袭击,多国高温创纪录。7月1日,伦敦希思罗机场气温达36.7℃,是19世纪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热的一天。同日,法国巴黎气温飙升到39.7℃,西班牙马德里逼近40℃。5日,德国巴伐利亚迎来40.3℃的历史最高温。葡萄牙因高温热浪致使100人死亡。意大利佛罗伦斯及米兰8月8日分别测得37℃及35℃的高温,致140人热死。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3.非洲东南部多国遭遇暴雨洪涝袭击,数百人死亡
2015年1月,马拉维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年初,非洲东南部多地遭遇持续暴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马拉维至少176人死亡,约20万人流离失所;邻国莫桑比克中部和北部洪涝灾害共造成至少159人死亡。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4.春夏南亚东南亚地区暴雨频繁,洪水致近千人死亡
7-8月缅甸洪灾,灾民水中领取救济食物
南亚东南亚南邻印度洋和太平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多暴雨洪涝灾害。4月初至8月初,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多地频遭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数百万人受灾,累计近千人死亡。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5.双台三台共舞西太平洋,路径预报考验科学家
7月三台风共舞
西太平洋10月“巨爵”和“蔷琵”结伴而来
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异常活跃,4天生成三个台风,分别是“灿鸿”、“莲花”和“浪卡”。无独有偶,8月的台风“天鹅”和“艾莎尼”以及10月的台风“巨爵”和“蔷琵”也都结伴而来,西太平洋多次形成“双台共舞”景观。由于双台和多台风会相互影响,其路径预报极为考验气象科学家。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6.今年有8个月全球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变暖在持续
1-9月地球表面平均气温较1850-1900年平均气温高出1.02℃
2015年10月全球平均气温创历史纪录
2015年1-9月地球表面平均气温较1850年至1900年平均气温高出1.02℃,打破历史纪录。其中,3月全球平均气温达0.85℃,为1880年以来气温最高的3月份。10月,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高出0.98℃,再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这也是今年第8个月创下史上同期单月最热纪录。全球变暖在继续,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17.欧亚拉美多地深陷雾霾,空气污染指数创新高
欧洲上空空气污染指数惊人
雾霾包围印度总统府广场
3月18日,英国、法国、波兰、捷克和俄罗斯等国许多城市陷入严重的雾霾笼罩之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了惊人的452,空气质量尤为糟糕。6月,智利空气质量也拉响警报,圣地亚哥市PM2.5浓度指数达重度污染标准,智利近16年来首次为应对环境问题采取紧急措施。较之欧洲、拉美国家,印度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更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座城市里,印度独占13个。每年印度有约62万人死于相关疾病,仅德里的有害颗粒物数量就为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6倍。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