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多发的长江上游航道

2015年06月25日08:05   新浪天气 收藏本文

  从湖北宜昌至四川宜宾的1044公里河段,称为长江上游,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其中,从湖北宜昌至重庆云阳长约250公里河段,属峡谷河流,自古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域。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该河段发生岩崩、滑坡、泥石流7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0余次。山体滑坡对长江航运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滑坡体土石直接冲击以及产生的巨大涌浪造成船舶、码头设施毁损和人员伤亡;二是滑坡体滑入江中航道,淤高河床或形成堰塞湖从而影响通航安全,甚至造成航运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大面积山体滑坡,给长江航运造成了巨大损失。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3年6月10日实现135米蓄水目标,2010年10月26日实现175米实验性蓄水目标。从而形成了平均水深约70米,宽约1100米,总长660公里的长江三峡库区,但是其峡谷河流特性仍未改变,两岸山体众多,山势陡峭,加上库区水位每年30米上下变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仍然存在。蓄水成库后,三峡库区发生了多起严重影响长江航运安全的山体滑坡:

  2003年7月13日,秭归清干河左岸发生滑坡灾害, 22艘船舶被滑坡形成的涌浪打翻,10人落水失踪。

  2008年11月23日,巫山龚家坊发生山体崩塌,超过50万立方米的土石滑入江中,形成高达10米的涌浪,波及上游5公里以外的巫山港,使港内的部分船舶缆绳绷断,港口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2009年5月18日,该处再次发生山体崩塌,约1.5万立方米的土石滑入江中,附近一座航道浮标被打沉丢失,巫山港涌浪高达1.5米。

  2011年10月21日,巫山望霞发生山体滑坡险情,大约5万立方米的岩崩滚入江中,重庆市人民政府启动一级红色地质灾害预警。长航局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组织长航局系统海事、航道、公安采取紧急措施,严禁所有船舶通过该水域,目前该滑坡体1公里水域范围内仍实施交通管制。

  为妥善应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全力保障库区航运安全,早在2003年,交通运输部所属长航局就成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以及重庆、湖北两个片区水上现场指挥部,研究和部署库区地质灾害的水上应急处置工作。2004年3月,长航局制定印发了《长航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水上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为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库区滑坡状况,长航局还建立健全了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建立了畅通的地质灾害信息传递网络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了科学决策、程序规范、高效执行的管理体制,有效配合了地方政府有序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此外,根据重庆、湖北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长航局组织专项调研和实地踏勘,建立了完备的动态数据库和图片资料库。同时,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长航局依靠地方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整体合力,每年投入安全预警、应急处置维护和应急演练费用高达500余万元,并在三峡库区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多波束扫侧仪,它能够通过水下滑坡体位置时,高精度地获取50-200米宽度的水下地形、地貌或障碍物的三维坐标和立体图像,从而进一步确保滑坡水域的航道畅通。同时,巫山港区建立并运行了巫山水上交管中心,重点对港区20公里的上下水域实施24小时全天候的船舶跟踪识别,维护水上交通秩序。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