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事关国家安全。高度重视气候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又有着怎样的应对战略和策略。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记者:郑局长您好。采访之前向您请教一个术语,从专业角度说,气候变化都指什么?
郑国光:我们一般所说的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刮风、下雨、雷电。而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与平均值的离差值(距平)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从气候特征上讲,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南多北少,旱涝分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差异大,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32毫米,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1.3倍;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大。
而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自然变率、太阳活动、火山活动、陆地及海洋等;人为原因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气溶胶、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等。
记者:我们都知道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我们国家的气候变化有怎样的影响?
郑国光: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其幅度明显高于全球。例如,近60年来,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1.38℃,平均每10年升高0.23℃,几乎为全球的两倍。其中,北方增温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夏季,夜间高于白天。本世纪前10年是近百年来最暖的10年。
记者:最近看到您提到气候安全问题,请谈一谈这个问题。
郑国光:气候安全指的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受气候系统变化威胁的状态。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安全,它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和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等诸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我国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国际非传统安全也带来了挑战。去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12月的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及将于今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都充分表明了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发展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和平安全。
因此,我们应从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气候安全问题,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记者: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是不是受这一趋势影响造成的?
郑国光: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正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了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状况。比如,2003年,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4年,“云娜”台风造成重大灾害;2005年,西江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06年,川渝遭受百年一遇干旱,南方地区遭受“碧利斯”“格美”“桑美”台风灾害;2007年,淮河再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南方发生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北方冬麦区发生大旱;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2012年7月21日,华北遭受特大暴雨,给京津冀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遭遇特大冰雹袭击;2013年7月至8月上旬,南方遭受严重高温热浪袭击;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南水北调工程,实际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重大工程面临的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影响重大工程(如,青藏铁路、电网、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能源工程、生态工程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响重大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影响重大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等。
记者:现在的雾霾天气,除了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燃煤供暖等因素外,与气候变暖有没有关系?
郑国光:关系很大。我们有个专业术语来衡量,叫作大气环境容量(表示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大气环境容量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本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风速减小使得静风日数增加,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成为霾天气多发的帮凶。
记者:这样一些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势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郑国光:是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由科学问题转化为环境、科技、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综合性重大战略问题,归根结底是国家的排放权、发展权和国际话语权、主导权问题。在我国,气候变化已成为国家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排世界前列,处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口浪尖上。
记者:形势已经很严峻,我们都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
郑国光: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使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挑战,也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新机遇。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能源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我国企业既面临空前竞争压力,又存在跨越式发展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我国现代化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当前发展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需要有中长期战略目标和规划,又需要有现实可操作的措施,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要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要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可实现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在气候变化外部压力下,我国不能采取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耗竭的发展方式,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杠杆,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记者: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订立了很多目标,也请给我们再具体介绍一下。
郑国光:我国以积极的态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推广气候友好技术。2013年11月,我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4年9月,又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六年中国低碳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11月,在北京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负责任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态度,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记者:应对气候变化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关系?
郑国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和把握气候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气候,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关系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和质量,气候环境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必然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人类文明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一些古文明的兴衰典型地揭示了气候、生态、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
实际上,生态安全正面临气候及气候变化危机。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明显,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等等。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发展正面临气候变化危机。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适应和减缓并重,以气候承载力为基础,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科学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气候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记者:所以,按照您的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必须一体对待,系统考虑。
郑国光:在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应对气候变化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安全环境。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提出实现排放峰值的目标和路径,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地方的政绩考核。西部开发要贯彻“在容量下发展、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从源头上避免“先高碳后迫降”的被动局面。
二是要科学认识气候规律,高度重视气候安全。要从战略高度上更加重视气候安全问题,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与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相关的农业、水资源风险加剧、生态安全风险升级、健康安全风险加大等新问题。
三是要走低碳城镇化道路,强化城市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据研究,城镇居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约为农村的三倍。因此,在城镇化刚刚步入中期阶段的时候,许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气候保护面临更大挑战。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扩张过快、占地过多,大拆大建大变化的急功近利思想冒头,盲目“摊大饼”问题突出,对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防御自然灾害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五是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意识。要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全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作为中小学校的必要课程,使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进社会活动,提升脆弱群体应对城市极端灾害能力。
面对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艰巨任务,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