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旅游天气提示黄淮江汉有较强降水清明小长假北京胡同游

2015年03月30日10:30   新浪天气 收藏本文

  黄淮江汉有较强降水 踏青出游需带好雨具

  本周前期,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大部、华南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并伴有雷暴。以上地区的游客外出时要带好雨具,自驾游的朋友要小心驾驶,平安出行。

  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 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本周有两股冷空气将影响华北、东北等地,带来4-8℃降温,部分地区温度降幅可达10℃左右。外出时记得带件外套,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增加衣物,以免受凉感冒影响旅程。健康旅程,快乐好心情。

  清明小长假 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有降雨

  清明假期期间,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开启迎春之旅 春季赏花旅游景点提示图

  

  享受绚丽春天,感受七彩的芬芳,出发吧!去寻找春天里你的春天,你遇见春天里你的传奇。

  春季里不可不知的香疗密码

  (来源:百度图片)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活色生香》,以中华香文化为主线,让不少观众在惊呼“颜值高到任性”之外,对于神秘的香疗也颇感好奇。其实,这就是中医古代的芳香疗法。

  中医认为,草本药物的香气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进入体内,影响五脏的功能,平衡气血,调和脏腑,祛病强身。这个理论也得到了西医研究的证实,气味分子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能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中医的芳香疗法可分为嗅香法、佩香法、燃香法、浴香法、熏香法、饮香法和枕香法等。

  “佩香”防感冒

  香囊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佩香囊是我国的端午习俗,因为不少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和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驱邪避瘟、预防感冒的作用。这种香囊是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也可以挂在车里、家里,但是要注意定期更换,以保证药效。

  “喝香”除湿热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的产生,中医认为,有酒精性肝病的人多为湿热体质,所以调养的重点是消除湿热。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湿热体质调理茶:金银花10克,大青叶12克,茵陈10克,甘草3克。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茵陈清湿热、退黄疸。这个香茶的疗法有助于辅助治疗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

  “吃香”精神爽

  很多人在忙碌的一天过后,浑身困乏,脑子里面像被灌了浆糊似的,一团糟。如果有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吃点梅花鸡块汤。

  梅花鸡块汤的做法:先要准备鸡块500克,鲜汤1000克,豌豆50克,梅花瓣、蘑菇适量,味精、盐、胡椒粉等调配料适量。熟鸡块去骨,切成小块,将鲜汤倒入锅中煮。汤内放进鸡块、蘑菇、豌豆,烧开后放盐,调好口味,再撒入梅花瓣(最好到正规药房购买),微微沸腾后即可食用。因为梅花花质轻、气芳香,易挥发,所以当梅花入粥或者炖汤时,都不宜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功效。

  明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合雷公炮制》中对梅花的功效有这样的记载:“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现代医药研究也证实,梅花花蕾含挥发油,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一定的健胃作用,同时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为药食佳品。

  “枕香”防春困

  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晚上睡眠质量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晚上失眠、白天困倦”的情况,很多人都束手无策。如果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后,不妨试试中医的药枕芳香疗法。

  药枕疗法属中医“闻香治病”的外治法范畴。药枕的保健原理是,人睡眠时头颈部温度可以使药枕内药物有效成分缓慢地散发出香气,这些香气凝聚于枕部,通过鼻腔、口腔、咽腔黏膜和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达到疏通气血、调节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闻香治病的效果,达到安神入眠的目的。药枕疗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等的调理。

  “泡香”润肌肤

  很多影视剧中都有花瓣入浴的镜头,如果您比较注重肌肤的保养,不妨试试玫瑰花足浴。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玫瑰花泡脚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男人们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常泡玫瑰花浴还有助于减肥、美白祛斑,是滋养肌肤的好方法。

  ★知识链接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紫(柴)”、“燎”、“香”、“鬯”(芳香酒)等字的记载。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到了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麝香、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隋唐时盛行于皇宫,如杨贵妃以鲜花沐浴。到了清代官府大家多习惯于香疗,《红楼梦》中的冷香丸、玫瑰清露就是两个名贵的香疗方。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雨天行车七注意 水中熄火后切不可再打火

  (来源:百度图片)

  大雨天怎样开车才安全,半路因进水熄火应该如何自救?交管部门专家通过本报提醒市民,雨天行车有七项要注意,水中熄火后切记不可再打火,以免扩大损失。

  专家表示,雨天行车不可冒进,一定要量力而行。

  一、入水前最好要先观察水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水漫到轮胎2/3处,就不能再涉水。

  二、在行驶中应低档慢行。特别是在高速上,车速最好控制在30km/h内,并和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勿跟大货车。

  三、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在大雨中行驶,你视线差别人视线也一样不好,所以在开大灯、防雾灯的同时,可以使后面疾驶的汽车及早发现你,避免追撞。

  四、不宜加速超车。雨中行车,要随时注意前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绝不可因前车速度慢而加速超车。

  五、下雨天或在乡间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六、当车子在水中熄火时,千万不要重启,否则极易导致爆缸。车主在操作中不小心导致爆缸,保险公司是不会予以赔偿的。应该尽快找人帮助,将车推到旁边无积水路面,尽量使车辆前高后低,让水从排气管中流出,不能在车上等待救援。

  七、事后一定要洗车,雨中含有酸性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会使酸度增强,腐蚀油漆。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清明小长假 畅游北京胡同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共1000多条,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幽深胡同文化的好去处!清明小长假,不妨走进这些古老的胡同,体味别样的北京风味。

  

  (来源:百度图片)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其南口在地安门东大街,北口在鼓楼大街。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的八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

  元代将大都城规划为50坊,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昭回坊”和“靖恭坊”两坊之间的分界巷。明代将北京内城分为28坊,将“昭回”“靖恭”二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该坊的南北中心线,巷名为“罗锅巷”。此名有可能是从元代沿袭来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已将明代的罗锅巷改称南锣鼓巷,并将鼓楼东大街中段路北与南锣鼓巷相对的街道称为“北锣鼓巷”。北锣鼓巷在元代为“灵椿坊”与“金台坊”的交界,明代仍为两坊,此两坊的南半部在元代均为官署和寺院,且在明代没有大的变动。清初南、北锣鼓巷均属镶黄旗。清廷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住内城,汉民等住外城。南北锣鼓巷的定名,应早于乾隆十五年,当在清初。

  烟袋斜街

  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毗邻后海,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此街东西南北走向,约有三百米长。在明朝初年,此街叫“打鱼厅东街”。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文考》一书中称之为“鼓楼斜街”。

  

  (来源:百度图片)

  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属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明代称梓潼庙文昌宫胡同,因有文昌宫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称帽儿胡同。帽儿胡同7号、9号、11号院,原为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13号院为冯国璋故居。35、37号院原为清宣统皇后婉容娘家、承恩公府,俗称娘娘府。45号院原为清代提督衙门。

  国子监

  国子监街东西向,位于雍和宫大街与安定门内大街之间。形成于元朝初年,明时,国子监街无称,只叫“国子监孔庙”。清乾隆时称国子监,至今未变。虽然街两端的牌楼额坊题曰“成贤街”,却始终不能作为正式地名传播,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成贤街就是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国子监街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国子监街是京城现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耸立的牌楼,夹道的古槐,和两旁的大小宅院、庙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静,古城韵味十足。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西城区。距天安门广场1公里。琉璃厂西起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800米。辽金名为海王村,元、明时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称为“琉璃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琉璃厂”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处著名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文章关键词: 胡同 天气 黄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