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入汛以来,内蒙古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偏少且分布不均,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使得部分地区草原虫害大面积爆发。特别是阿拉善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发生各类虫害面积已超三千万亩。
入汛以来(6月1日至7月31日),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38.9毫米,较上年同期少58.3毫米。其中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偏少达29%、25.2%。
不仅降水偏少,7月大部地区气温还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也偏多。据统计,今年7月,冷空气活动势力较弱,全区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在21~29℃之间,接近常年或偏高1~2℃。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全区气温普遍在30℃以上,其中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包头市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锡林郭勒盟大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中部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阿拉善盟西北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全区高温日数达2~10天,接近常年或偏多1~6天。
由于高温少雨,温湿适宜,从6月开始,全区各地相继暴发蝗虫、沙蒿金叶甲、白刺叶甲等草原虫害。根据内蒙古草原工作站监测统计,截至7月28日,阿拉善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遭受虫害较为严重,三盟虫害发生面积共3478.2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1635.95万亩,平均虫口密度40头/平方米左右,最高密度120头/平方米。
内蒙古是我国草原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其草原面积达7800多万公顷,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目前全区各地正积极采取大型机械与人工结合进行实时有效的防治,确保全区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公众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文/郭敏)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