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身在北京的人们普遍感到闷热,特别是夜里,闷热天气让人难以入睡,很多人纳闷:还没入伏怎么就这么闷热了呢?
气温和湿度对闷热感影响最大
闷热是人的一种感觉,经气象部门和医疗部门长时间的研究分析,这种感觉和气温、湿度、风和气压有着密切关系。当气温高、湿度大、风小、气压低时人们普遍会感到闷热。这几个气象要素对闷热的影响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形成一种很复杂的函数关系,其中,气温和湿度对闷热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0%时,人们就会有很强的闷热感。这主要是由于气温达到30℃以上时,人体就需要靠排汗来降温了,相对湿度大于70℃时,人体的汗液蒸发速度受到影响,所以会有闷热感。
为何今年闷热感来得早?
每年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一个月,是一年中最闷热的一般时间,这段时间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三伏”天。从气象资料看,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是26.4℃,平均相对湿度73.9%。而今年7月的第一周平均气温27℃,平均相对湿度72.6%,十分接近“三伏”天的数值,所以今年人们普遍感到闷热天气来得早。
闷热天or桑拿天 无严格标准
“桑拿天”是人们对闷热天气的一种十分形象的比喻。高温的水汽弥漫在四周,汗水布满全身,在闷热的“三伏”里,人们就是这种感觉。很多人问“桑拿天”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人们习惯上的一种叫法,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即使是闷热天气,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因为闷热是一种人体感觉,它因人而异。我们常说的气温30℃、相对湿度70%,也只是通过大量统计得出的结果。
闷热天气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在闷热天气里,应减少户外活动和运动量,饮食尽可能清淡,另外要注意保证休息和睡眠,预防中暑。(文/张明英)
本人来自: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