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天气网讯 8月31日下午16时,伴随向天而立的圣火熊熊点燃,四年一届的国内体坛盛会--第12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而在这激情和精彩的背后,少不了气象人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运会开幕式保驾护航。
天公作美“最节俭”全运会精彩开幕
8月31日16时,沈阳市晴空万里,第12届全国运动会在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宣布全运会开幕。
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为近30年来首次在白天举行。与往年相比,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体现出了节俭与全民两大特色。中国天气网记者看到赛场南侧乐队前后的几排鲜花成为奥体中心仅有的装饰品,而现场也几乎没有任何彩带和标语。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开幕式在白天举行,现场不需要灯光、烟火,嘉宾、运动员等休息场所的布置也都是一切从简。
在各项节俭项目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开幕式将“演出”改为“健身展示”,不请一位明星大腕,普通的健身爱好者将成为真正的主角。就连主题歌也是辽宁本地歌手和群众歌手以志愿者的身份演唱,义务演出。
“开幕式上所有的表演项目虽然没有明星和大腕儿,但像太极拳、广播体操都是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感觉很亲切。”为了看开幕式,沈阳市民张爽带着9岁的儿子提前几个小时就已赶到会场,“虽然不是专业的表演者,但他们动作整齐,队形多样,很有活力,表演很精彩,这也体现出了是老百姓的全运会。”
开幕式上表演节目精彩纷呈。
本届全运会主赛区设在沈阳市,辽宁省其他13个地市均设有分赛区,共有9000多名运动员参加31个大项、350个小项的比赛。
开幕上圣火点燃。
全运会气象预报实现逐小时逐场馆
“好在今天天公作美,太幸运了。”驻守在气象应急车里的辽宁省气象局科技预报处处长袁子鹏看着车窗外的阳光,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微笑。为全力保障全运会开幕式顺利进行,辽宁省气象局和沈阳市气象局派出的气象应急车早早就驻守在开幕式场馆外,实时监测现场气象数据,并进行天气会商。
在开幕式场馆外驻守的辽宁气象应急车。
袁子鹏说,“开幕式天气至关重要,且此次全运会开幕式是继1987年以后首次调整在白天举行,这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保证不下雨,还最好是晴天。”
袁子鹏介绍,这是辽宁气象部门首次为这么大的体坛盛会进行气象保障,为了消除降雨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气象部门特别针对开幕式进行了人工消(减)雨应急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借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经验,为全运会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专门承担全运会气象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就超过140名。
记者采访辽宁省气象局科技预报处处长袁子鹏。
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告诉记者,目前已实现了全省64个全运比赛场馆气象自动站全覆盖,新建了全运主赛区沈阳市的3部专业雷达、全省14个赛区的大气成分观测网、京沈和沈大高速公路的交通气象观测网,并开展了水上比赛、沙滩排球、马术等专业化体育气象观测工作。
全运会期间,气象部门将对赛事场馆区域实施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可实现空间分辨率1公里、时间分辨率1小时的预报精度,每天提供8次未来24小时内所有比赛场馆的降水、气温、风向、风速等预报,将气象预报精确定位至每个场馆,严密细致无死角。
另外,还开发了全运会气象手机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可以对所在场馆进行智能定位,实现将精细到场馆的气象预报、预警类服务产品推送至用户手机中,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官员、记者、观众等提供贴身的气象信息服务。袁子鹏边介绍,边用自己的手机给记者展示服务内容。
王江山强调,在赛事期间,辽宁处于夏秋过渡阶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仍处于多发期,大风降温以及雾霾天气,都会给赛事带来威胁。气象部门将继续密切监视天气,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文:刘珺 单薇薇 图:赵嫣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