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受冷空气东移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地区仍有明显降雨。同时,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在降雨叠加低温的双重影响下,将对当地农作物的灌浆带来不利影响,并将继续增加部分地区的防汛压力。
昨天(28日),东北地区中南部降雨发展增强,出现中到大雨。28日05时至29日05时,东北省会城市长春降雨量达35毫米、沈阳达13毫米、哈尔滨7毫米。
预计未来三天,明显降水还将侵扰东北地区,但雨水呈现出减少减弱的趋势。今天,第二松花江流域将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明后天,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有小到中雨,累计降雨量将达10~30毫米;其他流域有小雨或阵雨。
在冷空气及连日降雨的共同影响下,东北地区暑气渐退,秋意渐浓。8月下旬以来,松嫩平原西部已出现了2~3天的间断性低温,所幸由于低温幅度轻、持续时间短、连续日数均不足3天,对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影响较小。但昨天,黑龙江气温出现猛烈下跌,04时大兴安岭漠河气温仅有0.4℃,新林区气温降至-0.5℃,比常年同期偏早半个月出现了初霜冻。
未来一周,东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1~2℃,局部地区偏低3~4℃。黑龙江北部日平均气温将维持在8~13℃之间,黑龙江南部、吉林在14~17℃之间,辽宁大部在17~20℃之间。
由于近期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的日平均气温将持续低于18℃,会使作物灌浆速度略有降低,黑龙江和吉林的部分地区低于16℃,将导致上述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等作物灌浆缓慢,发育进程有所延缓;其中,黑龙江北部日平均气温将低于13℃,作物灌浆将受到较大影响。
建议黑龙江、吉林等作物区加强农田管理和巡查,雨后及时排水散墒,提高通风透光性,提高地温,促进作物充分灌浆,对发育期偏晚的地块,采取有效促早熟措施,确保作物安全成熟。
此外,由于前期汛期严重,东北地区部分河流、水库仍然超警戒水位,继续来袭的降水不仅会增大防汛压力,伴随低温也将给灾区安置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监测,做好防汛工作,防范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