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龟裂河塘见底 作物烧焦

2013年08月15日15:4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是全国粮食高产区。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随处可见的是农田干裂,禾苗枯黄。农民将一只宽厚的手掌探进了约3厘米宽的干旱裂缝,见证着一季的颗粒无收……在干旱的影响下,湖南部分地区出现蝗灾,作物留下了竹蝗的齿痕。目前,竹蝗的繁殖正从山顶向山脚迅速蔓延。

  这只是今年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的缩影。7月以来,持续的高温少雨导致农业干旱不断升级,扩大到南方7个省市。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8月6日,全国共有6476万亩耕地受旱,其中重旱面积为1345万亩,作物干枯529万亩。465万人、201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为什么此次南方旱情发展如此迅猛?高温与干旱结合到底会带来何种危害?此次“南旱”是否有补救措施,应如何应对?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赵秀兰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大玮对此做了独家解答。

  高温与干旱:一场风与火的纠缠

  “在此次干旱的发展中,高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郑大玮解释说,“高温与干旱就像一场风与火的纠缠。”郑大玮形象地比喻。“高温和干旱之间是相互加剧、相互叠加的关系。高温会加剧水分蒸发,土壤水分会迅速丧失。比如在春季,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和消耗就会较慢,十几天半个月不下雨都不一定会发展成旱情。而在夏季,由于温度升高,土壤水分蒸发快,植物的蒸腾速度,也就是水分从叶片扩散出去的速度也会加快。因此,可能一周没有降雨,干旱就会‘现身’,十几天不下雨旱情就会严重发展。此外,由于温度增高,作物的生长速度也会随之加快,需水量增加,同样会导致干旱愈加严重。”

  “干旱也会进一步加剧高温,两者就像是一对互相扶持的‘搭档’,彼此之间‘加油鼓劲’,形成恶性循环。”郑大玮表示,“在高温条件下,如果土壤比较湿润,温度上升速度会较为缓慢;如果土壤干燥,温度也会剧烈上升。”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7月以来,湖南大部、浙江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0%以上,部分地区滴雨未下。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和降雨缺乏的大背景下,7月以来,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和高温持续时间均突破历史记录。

  热害与干旱叠加:农作物与畜牧业的“杀手”

  高温干旱是热害与干旱两种灾害的叠加。高温与干旱结合,对于农作物的杀伤力极其强大。农作物通常需要进行“蒸腾”来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和转运。在“蒸腾”过程中,植物中的水分也会从叶片的气孔中蒸腾,并降低叶面的温度。在干旱情况下,水分供给本来就不充足,加之高温使得水分被过量输出,就会导致叶片出现萎蔫的情况。叶片萎蔫就会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绿素也会相应减少,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永久萎蔫,最终导致作物枯死和绝收。

  单纯的高温热害也会给作物带来很大损伤。高温热害严重,会导致植物的生殖系统严重“脱水”,甚至被“烧焦”,像早稻壳发黑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早稻将不能进行正常授粉,容易造成“空壳瘪粒”的现象。热害还会导致“高温逼熟”。如果高温延续的时间长,水稻壳将会过早完成发育,使得“裹”在其中的籽粒没有“发育长大”的空间,身高”会“被强制性地压缩。高温也会使灌浆期缩短,原来可能结出的“大个头”的籽粒就会被挤压成“小矮子”,从而大大影响作物的产量。

  不仅是农作物,同样伤不起的还有渔业。高温热害会导致“泛塘”灾害。往往一夜过后,水面变成白花花的一片,鱼群肚皮朝天,窒息而死。“苦夏”的还有畜牧业,包括奶牛、鸡鸭等。在高温条件下,牲畜的产奶和产蛋量会显著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和人类一样中暑,甚至因“热射病”而致死。

  赵秀兰介绍,截至8月6日,高温干旱已经导致贵州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18.19万公顷,绝收约20万公顷;除神农架地区外,湖北省其它16个市州64个县市受旱农田达到1127万亩,上百座水库低于或接近死水位。连日高温干旱也使部分地区的茶叶、柑橘等经济林果绝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解题南旱:平原“兴水利”丘陵调整种植制度

  针对高温干旱给南方农业带来的影响,赵秀兰建议,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尽量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并“以水调温”,防御高温干旱。针对湖南等地部分特别严重甚至是绝收的水稻田块,可以因地制宜种植其他旱地作物。

  郑大玮指出,在江南地区可以考虑种植“再生稻”,即利用枯死水稻残茬的养分,如果干旱缓解得不太晚,可在雨后割茬和浇水施肥,促进新生分蘖长出。他表示,随着全球变暖,在未来,南方高温干旱发生的频率可能更高,真正的应对方法应当是从今年的灾害中总结经验,未雨绸缪,做好与灾害长期打交道的准备。他为此提出两点建议:平原“兴水利”,丘陵地区调整种植结构。

  摊开上世纪70年代的老地图,在江南地区的画面上呈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不规则的湿地系统。这一个个碧波荡漾的浅蓝色图画,见证着这里曾有的发达水系。“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廖花,是本地的风光……”在《西溪的晴雨》中,郁达夫曾如此描述。而这一切,在如今已经成为了故纸堆里的回忆。

  由于城市以及农村加速建设发展的原因,不少河道都被土地填平,很多水系和潭坑人为地“消亡”。这使得城市在旱季缺少饮用水,农业在旱季缺少灌溉用水。因此,“兴水利”是当务之急。

  郑大玮说,虽然国家在治理大江大河洪涝的工程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水利设施,特别是地方管理的中小型水库、塘坝不少已经年久失修,有的漏水,有的泥沙淤积,功能已经部分或者全部“丧失”,需要尽快整治,使它们能够在旱季正常“工作”。

  此外,他还提出,南方有很多丘陵、山区,可以在河谷修建一些中小型水库和集雨工程,在雨季用以蓄水;地下水条件较好的还可以打一些机井,在干旱时使用,在雨季回补地下水;另外,南方许多养鱼的塘坝在雨季适当蓄洪,到旱季也可以被有效利用,使其作为“水利家族”的一员,如设法加固加高堤坝,做好清淤工作,以增加容量。“除了在平原地区‘兴水利’外,可以在丘陵地区调整种植制度以适应高温干旱。”郑大玮建议。“江南的丘陵过去大多建成水稻梯田,但丘陵的高层不易保蓄水分,遇旱难以保持水层。目前种植的双季稻中的早稻在伏旱到来时正处于灌浆期,对于高温干旱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造成空壳瘪粒而减产,晚稻又往往因缺水而不能及时插秧。因此,在水源不能保证的地区可以将早稻改为旱地作物。在这方面,我国已有成功的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夏季伏旱加重,川中丘陵便从水稻改为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旱三熟’作物,使得当地的粮食显著增产。”

  “未来的气候可能发生进一步变化,我们应该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各地需因地制宜,巧妙适应气候变化。”不过他同时提出,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调整规划都需要提前进行,未雨绸缪。如果“临渴掘井”,专家也将束手无策。(本报记者 贾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