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温少雨伏旱发展 8月上旬热力不减

2013年08月02日16:0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8月2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黄德利 摄)8月2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黄德利 摄)
    中国天气网讯 记者8月2日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我国南方高温少雨叠加,导致伏旱露头并迅速发展。预计8月上旬,南方热力不减,江南江淮等地局部高温日数可达10天,最高气温仍会突破40℃。

  南方持续高温少雨 湖南贵州等地伏旱迅速发展

  据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7月,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

  据统计,7月江南及重庆平均高温日数18天,为2004年以来最多,湖南、上海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湖南的长沙、衡山、安仁等地实现了高温全月大满贯,高温日数均达31天。同时,江南大部及重庆、湖北西部有55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突破40℃,浙江奉化最高气温达43℃,上海徐家汇达41℃,突破187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杭州史上首次连续5天最高气温突破40℃。

  南方持续高温的同时,雨水也较常年明显偏少。根据监测,高温影响区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贵州、湖南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而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此外,与常年同期相比,7月江南大部及贵州、重庆南部等地大部降水量偏少5成以上,湖南大部、贵州中部、浙江北部偏少8成以上。

  温高雨少叠加,贵州、湖南、重庆等地伏旱露头并迅速发展。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贵州大部、湖南中西部、重庆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持续高温导致江河湖库水位下降。今年7月鄱阳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34%。持续高温少雨还使湖南、贵州、重庆等地部分地区早稻灌浆、一季稻分蘖、棉花开花以及晚稻秧苗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部分地区高温中暑人数和用电负荷剧增,森林火险等级偏高,湖南邵阳、郴州先后发生森林火灾。

  7月南方高温成因:副高强又稳 强台风来得少

  对于南方持续高温的成因,陈振林总结称:“一方面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且偏强有关,另一方面7月强台风个数偏少也有一定影响。”

  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持续稳定、阶段性增强的特征显著,尤其是在7月初和7月中,副高脊线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北,其西侧持续控制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导致上述地区受下沉运动控制,对流活动偏弱,降水偏少,高温持续发展。

  由于副高强度偏强、面积偏大,7月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相对不活跃,导致生成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且生成位置明显偏西,运动轨迹相对较短,发展加强时间较短,登陆台风影响偏南。副高在强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阶段性减弱,导致高温天气中断,但今年台风生成偏少,特别是强台风个数偏少,不利于缓解南方的高温天气。

  8月上旬江南江淮等地仍高温少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仍较多,其中湖北南部、苏皖南部、湖南、江西中北部、浙江等地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数可达7~9天,局地可达10天,最高气温还将超40℃。

  陈振林提醒,8月还要防范持续高温对公众人体健康、日常生活和水电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及气温预报,做好防暑降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