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浙江重庆为何酷暑难消

2013年07月30日09:11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未来几天,副高仍将长期稳定的控制江南未来几天,副高仍将长期稳定的控制江南

  副高稳定致浙江酷暑难消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汪玲玲

  专家: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楼茂园

  “晴热剧”连播,高温“烤”验不断。7月以来浙江省降水显著偏少,高温日数多、强度强,蒸发量大,气象干旱发展迅速。7月24日,除了沿海岛屿外,浙江省36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39℃,14个县(市、区)突破40℃。其中,奉化最高气象达42.7℃,超过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而杭州也“高烧不退”,40.4℃的最高气温刷新了同期最高纪录。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7月以来浙江省平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2%,为近20年最少。

  高温让浙江的老百姓充分领略到副热带高压的“杀伤力”。从天气图上来,从太平洋上伸过来的副热带高压,稳定地覆盖了整个浙江。楼茂园认为,首先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就是从赤道飘过来的一个热气团,面积有几十个浙江省那么大。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方盛行下沉气流,从高空往下沉的气候一般都出现增温的现象,越接近地面的地方温度越高。

  第二个原因是前期降水太少,地面干燥,造成升温迅速。“今年浙江‘出梅’比较早,地表含水量比较低,在阳光照射下比较容易升温。”楼茂园说。此外,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是一个次要的因素。

  楼茂园认为,今年副热带高压本身就处在年代际偏强的阶段,尤其是7月份以来明显偏强。在往年,副热带高压每到两周就会有一个减弱增强的变化,浙江省各地会出现午后雷阵雨,给夏天带来一丝清凉。但在今年,这种变化却不明显。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周边的天气系统没有配合它,打乱了它强弱变化的节奏。”楼茂园说。

  副热带高压盘踞,热在三伏,无处可寻“退烧药”。据目前天气形势分析,这场防暑持久战还要继续打下去。气象部门提醒公众,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