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天气预报似玩拼图:8000万块 神也无法拼出

2013年07月17日14:49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新闻背景

  俗话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眼下正值农历六月,变化无常的天气无疑也给天气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上周,一场被预报的大雨和北京擦肩而过,也说明了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断提升,但也不可能达到100%。有人说:“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那么,八分把握从何说起?两分冒险又源于什么?

  大气运动 一幅难以还原的拼图

  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蝴蝶效应”,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最初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

  “天气气候预测不确定性的最基本原因是系统的混沌行为。混沌意味着,差异极小的两个初始场可以发展成大相径庭的状态。天气预测中初始状态来自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家斌说。

  “天气预报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便可以拼出来,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无法拼出来了。”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越是精细化的预报,难度就越大。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预测结果往往不是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值,而是一系列结果的集合或分布。理论上的某种“最佳”结果或者是概率最大结果,并不表示未来状态一定如此。应用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

  “大气运动包含着各种尺度的运动,同时各种运动间相互作用。人们对大气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孙继松感慨道。

  “天气变化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态过程,而目前人们对这些过程的了解还很不深入,又难以全用数学物理方法加以描述。目前人们使用的数学物理方程,还难以全面反映大气运动的规律。”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说。

  复杂地形 爱添乱的“捣蛋鬼”

  大气运动难以捉摸,而地面上的各种复杂地形更给大气运动带来了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并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高度可达对流层中层,被称为“世界屋脊”。其独特而复杂的地形特征使其在全球大气环流、能量循环和水分循环中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对我国大部地区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的青藏高原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而动力源主要是指当气流经过青藏高原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了,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都造成了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十分复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授俞小鼎说。

  每到冬天,新疆乌鲁木齐的上空总会被浓雾笼罩。大雾为何对乌鲁木齐“情有独钟”?原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学文表示,这与准噶尔盆地地形密不可分。冬季,当准噶尔盆地受到外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降雪天气时,盆地内的积雪反射太阳光,加速了盆地冬季稳定逆温层的形成,使得积雪盆地的温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从而形成了准噶尔盆地持续的冬雾。

  与山地和盆地等地形相比,对平原地区的预报相对容易,但仍有许多预报人员未破解的“难题”。今年5月20日,造成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穆尔市24人丧命、120人受伤的龙卷风,其发生便与该地的平原地形相关。俞小鼎表示,龙卷风的形成既需要有暖湿空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又要求高空和低空都有强风,还需要有较平坦的地形。而美国平原区域多、地势平坦特殊的地理环境容易满足龙卷风形成条件。

  此外,特殊地形还让暴雨预报更加困难。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也仅达22%-23%。“特殊地形常常使暴雨不按常理出牌,突发局地暴雨自然让人猝不及防。不要说准确预报暴雨,即使‘事后诸葛亮’,对一些罕见大暴雨还是无法解释其形成原因。这就是暴雨预报遭遇的现实尴尬和无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梁必骐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