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视频网7月10日讯 连日的阴雨浇灭了北京的“热火”,然而降雨过后,北京又将迎来炎热的天气,高温津贴的话题也会再次跟着热起来。只可惜,话题很热,津贴却很冷。调查显示,户外作业的工人很难享受高温津贴,许多工人怕老板炒鱿鱼,根本不敢问也不敢要,有的工人甚至不知道有这等待遇。
快递员:不知有高温津贴
新京报讯 4日上午,顺丰速运清华园网站门口,穿着快递员工作服的小王正把一件件快件装进箱子。小王是顺丰速运清华园运营网点的快递员,他一天的工作时间大概在13小时至14小时。早上8时上班,晚上9时至10时下班,一天的时间要送出去几十个快件。
“最近的高温天气搞得我晕头晕脑的。前几天闷热的时候,一个劲儿流汗。今天好在只是阳光比较刺眼,戴着眼镜会好一些,而且骑起车来还有风。”小王说,路上比较热,再就是到客户家爬楼梯比较热。为了防暑,他展示了自己的防暑“三件套”:一个深蓝色的带檐帽子、一个墨镜和一个水杯。
小王的塑料水杯容积500毫升,“我一天能喝6至7瓶,到了单位有饮水机可以接。如果半路喝光了,送快件到客户家时就要点水喝,客户家里一般都有饮水机。”虽然配备了“三件套”,但一天下来小王的衣服上也全是汗,“不知道透了多少回,我备着三套工作服,一星期洗两遍。”
对于高温津贴,小王表示,没听说过有这个东西,他去年冬天入职时没有人告诉他有这个津贴。昨天傍晚,回到公司的小王问他的同事们是否知道有高温津贴,“他们也不知道。”小王说。
房屋修缮工:烤油毡就得趁天热
4日下午,房屋修缮工平铁军和他的两个同事一起来到石佛营西里8号楼,为屋顶修补漏雨的地方。
记者跟随他们爬梯子上到平改坡屋顶,顿时感觉被热浪包围,“这是我们的免费桑拿。”平铁军笑着说。由于平改坡屋顶内的空气难以流通,遇到阳光好的时候里面就酷热,“能有五六十摄氏度吧。”平铁军说。
从平改坡屋顶出来,来到漏雨点,他们打开油毡,顶着太阳,平铁军在楼顶点燃汽灯,一股胳膊粗的火焰蹿出来,热浪袭人,平铁军和同事们挥汗如雨地烤着油毡,“给房顶补漏的活儿,就得赶在两场雨之间的晴天做,因为下雨天油毡补上去也不会耐久。补油毡天越热越好,越热油毡补的效果才好。”平铁军说。
据了解,平铁军和同事们并没有防暑降温费,单位发了绿豆和风油精给他们做防暑降温用品。
天安门环卫工:衣服结出白色盐渍
4日下午,23岁的东北小伙子孙力超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清扫垃圾。连续多时暴晒,他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孙力超是环卫集团运营公司天安门管理中心的一名保洁员。头戴草帽、身穿长衣长裤、戴着手套、脚蹬旅游鞋,孙力超的这副打扮不像是夏季装扮,但他看了记者穿的凉鞋一眼说:“下午两点你穿这鞋在广场坚持不了20分钟,鞋底薄,鞋会变得很烫。”此时地面约有40多摄氏度,已是下午5时。
小孙称,每天要在广场上清扫保洁8个小时。他负责的面积不到100平方米,需要用扫帚将垃圾扫进簸箕,或用夹子将丢弃的饮料瓶夹进小筐。8小时下来弯腰能达上千次,出的汗不但能将衣服湿透,更能在衣服上结出白色的盐渍。
孙力超说,“在暑期,每个月可以领到120元的防暑降温费。每天单位还会准备绿豆汤,而与众不同的是,绿豆汤是咸的,单位为了给保洁员们补充盐分特意放了盐。小孙有时候在工作前还会擦一些清凉油,收工后的洗澡是他最大的避暑措施,这几天太热,身上起了一些小疙瘩。”小孙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露天作业高温津贴月发120元
饮料、药品不得冲抵高温津贴;全国发放标准、时长不一,天津最高可日拿21元
新京报讯 炎夏又至,高温津贴的发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北京市总工会、安监、人力社保、卫生四部门近期公布了今年的高温津贴标准,称今年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仍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并强调饮料、药品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据了解,各省市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长、标准不一,且有的以月发放,有的则按日计算。从全国来看,海南省是发放高温津贴时间最长的,从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标准也相对较高,为每人每天10元。
而天津今年建立了高温津贴正常调整机制,实行高温津贴与职工平均工资挂钩,每日津贴达21元,此标准在全国属于高标准。
和全国一些省市相比,北京现行高温津贴标准并不算高。而且,北京发放时间为3个月,而多个省市都定为4个月或更长,尤其是南部省份。比如,广东高温津贴定为150元,6月至10月足额发放,持续5个月;上海为200元,从6月至9月持续4个月;江西为160元到240元,从6月至9月持续4个月。
■ 北京亮点
【作业时间】 超40℃可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按市总工会等四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北京明确了如出现日最高温40℃以上的“强高温天气”,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温达37℃以上、40℃以下时为“中度高温天气”,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6小时,并暂停12时至15时露天作业。
对于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37℃以下时的“一般高温天气”,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津贴标准】 防暑饮料禁“冲抵”高温津贴
通知指出,对于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做好高温津贴发放工作。北京明确,今年高温津贴的标准和去年相同,发放时间为6月至8月。
对于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四部门今年还强调,用人单位要做好对从事高温作业劳动者的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发放工作,但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发放保障】 本月起四部门联合检查
从本月起,市安全监管局、卫生局、人力社保局、总工会,将对各区县和存在高温作业的单位贯彻落实防暑降温开展联合检查。
监督检查重点将是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内容是单位防暑降温各项措施落实、高温津贴发放、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情况。
如发现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行为,有关部门会对该用人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并责令用人单位整改,还将进行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
高温津贴是必须支付的。如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维权,由工会与企业协调,维护职工权益。如果用人单位仍拒支付,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区县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 调查
超八成快递员无高温津贴
对逾万名打工者的调查结果显示,65%未收到高温津贴,多数打工者不讨要高温津贴
新京报讯 一家打工者网站日前对1万余名打工者的调查问卷显示,65%受访者未收到高温津贴,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快递人员,超八成快递员没有高温津贴。
“大谷打工网”日前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11547名劳动者的调查。参与调查的打工者地域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
调查结果显示,快递从业人员收到高温津贴的比例最低,81%的快递外卖人员是没有高温津贴的。对于工厂操作工、建筑工地人员、装修施工队员,能够拿到高温津贴的也只有三成多。
33%的受访者称,企业在宿舍里安装了空调;有14%的受访者称企业有防暑降温药物,如花露水等;2%的受访者称企业提供淋浴;2%受访者表示企业缩短工作时间为员工防暑降温。不过,也有15%的受访者表示,不但没有高温津贴,企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其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调查还显示,67%的受访者不会“理直气壮”地向企业讨要高温津贴,只有33%称会依据相关规定问企业要应得的权益。
■ 名词解释
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
不少市民将企业发放的“高温津贴”同“防暑降温费”相混淆。记者从人力社保部门获悉,高温津贴与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不属于同一范畴。“高温津贴”属于工资范畴,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享有,仅针对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职工发放。而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属于企业福利范畴,并不与高温津贴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