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震区仍有中到大雨 需防泥石流等灾害

2013年05月24日09:34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消防官兵徒步进入冷木沟营救被困人员。宝兴消防提供摄消防官兵徒步进入冷木沟营救被困人员。宝兴消防提供摄
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图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图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23日)四川芦山震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宝兴因下雨引发泥石流,经过救援人员2个小时的紧张营救,成功疏散转移被困民众及施工人员120余人。预计今天芦山震区降雨持续,并有雷电,请注意防雷,并做好重点地段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

  昨天,四川盆地出现明显降雨过程,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位于盆地西缘的芦山震区也出现降雨,昨天08时至今天06时,宝兴南部、芦山中南部、雅安中北部、名山、天全东部、荥经东部等地中到大雨(15~45毫米),宝兴南部局地、雅安中部、名山南部暴雨(50~75毫米),最大降雨雅安雨城区姚桥镇75.1毫米。

  受降雨影响,23日17时,四川宝兴境内省道210线K291.2关岩山处发生泥石流,造成公路中断,导致冷木沟百余人员被困。由于泥石流冲断道路,救援官兵只能徒步前往现场营救转移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徒步近1小时抵达冷木沟内。经过救援人员2个小时的紧张营救,成功疏散转被困民众及施工人员120余人,无人员伤亡。

  此次发生泥石流灾情正处于宝兴境内的冷木沟地区,早在“5·12”汶川地震后就成为地质灾害关注点。据了解,冷木沟位于宝兴县北部,东西走向,沟口正对着县城,汇水面积10平方公里,从山脊到沟口的落差达2000多米。其地形地貌和甘肃舟曲的三眼峪沟极为相似。“5·12”地震之后,冷木沟两侧山体发生多处崩塌、滑坡,国土资源部门曾根据勘查设计方案进行治理。去年8月18日,宝兴县突降暴雨,冷木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被雨水冲击下来堆积在沟里,成为泥石流物源。然而,治理工程刚要启动,就发生了“4·20”芦山强烈地震。

  “冷木沟是‘5·12’地震后省内直接威胁县城隐患最大的一条沟。”四川省地矿局巡视员范崇荣在4月25日接受《中国国土资源报》采访时就曾担忧地表示,“‘4·20’芦山地震又令这条沟的险情雪上加霜。”

  眼下,芦山震区的降雨还将持续,预计今天芦山震区阴有中到大雨(20~40毫米),局地大雨(50~60毫米),有雷电;25日,多云有小阵雨(1~3毫米);26日,阴天间多云。

  四川省气象台今天07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建议芦山地震灾区要加强对冷木沟、教场沟等重点区域及省道210线沿线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防御工作。

  另外,5月23日2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与四川省气象局连线,强调,芦山地震灾区逐渐进入夏季,天气过程具有局地性、突发性等特点,并且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四川省气象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关注天气过程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