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云南连续4年遭遇大旱,去冬今春,云南省降水仍持续偏少。近期云南连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显著,有利旱情缓和。
四年连旱少雨 云南数千万人受灾
自2009年秋季至今,云南遭遇严重干旱。据云南省水利部门分析,今年全省旱情呈现四个主要特点:一是降雨连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二是蓄水减少,供水矛盾突出;三是旱灾涉及面广,灾害损失严重;四是连续受旱,旱灾叠加效应突出。
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4月23日,干旱已造成全省河道来水量较常年平均偏少38%,已有333条中小河流断流、342座小型水库干涸,全省16个州市128个县(市、区)1252.54万人受到旱灾影响,其中343.39万人、173万多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
4月8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青山村因旱连片干涸的水田。(图片来源:新华网)
同时,全省因干旱已造成农作物受灾1173万亩,成灾537万亩、绝收128万亩,林地受灾面积2331万亩,成灾991万亩,报废362万亩;因灾造成全省需救助人口323万余人。
干旱还导致森林火灾频发,仅2012年,云南共发生森林火灾299起,受害森林面积2500公顷,与上年同比分别上升160%、260%。
空中、地面立体增雨作业 增雨效果显著
目前全省抗旱救灾行动进入攻坚阶段。为缓解旱情,近期云南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连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显著。
据云南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数据显示,自4月27日到5月2日,云南共12个州(市)50个县实施地面增雨作业254点次,发射火箭弹476枚,炮弹1043发,烟条35根。飞机空中增雨作业方面,自3月1日至5月2日,云南省主要针对滇中主旱区实施了21架次飞机增雨作业,飞行64小时,航程15970公里,影响区累计面积45万平方公里。
空中、地面立体增雨作业过后,增雨效果显著。云南省气象台雨量监控数据显示,自5月2日08时至5月3日08时,全省最大降水出现在昆明市区,为31.5毫米,昆明晋宁降水量也较大,为29.3毫米。昆明市气象台工程师分析,此次降雨过程有利于降低高森林火险等级、增加土壤墒情。但是,降雨分布不均匀,禄劝、东川和富民这几个干旱严重的地区雨量不大,干旱形势依然严峻。
另外,全省范围内,除楚雄南部、大理和丽江雨量较小以外,其它地区普遍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其中大雨达到8个站点,中雨为35个站点,小雨为82个站点。
专家解析云南少雨连旱
云南的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为何连续4年遭遇大旱?云南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晏红明博士分析,云南近年平均降雨逐年减少,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4年降水连续偏少的累积效应三个因素造成的。气象数据显示,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的8年均出现在1998年以后,云南省年平均气温最高及年降水量最少的三年均出现在近4年。
晏红明表示,西南季风偏弱是导致昆明降水持续偏少的一个原因。西南夏季风携带的水汽是云南地区降水水汽最重要的来源,它和北方冷空气在云南的“相遇”是云南地区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
由于云南位于青藏高原向东延伸部位的低纬高原地区,因此只有路径偏南、强度较强的冷空气才会对云南造成影响。然而,2009年以来,一方面北方冷空气偏弱、路径偏北偏东,西南水汽输送偏弱、路径偏南,另一方面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云南区域经常不同步。“在有冷空气影响时水汽条件较差,而水汽条件较好时又无冷空气影响,从而导致云南降水偏少。”晏红明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