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五一”北京高校游之清华北大篇

2013年04月24日16:26   中国气象视频网 微博 我有话说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网友

  中国气象视频网讯 五一小长假临近,不少家长选择在此时带着孩子到北京高校游玩,在探访春天踪迹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书香氛围。在北京,最不能错过的两所高校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个春天,它们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呢

  1.厚德载物清华大学

  春天的清华园,确实有“水木清华”的意味,清朗秀丽而不浓腻。去清华园游玩,尤其是怀着朝拜心情的人们,会选择从比较正式的东门进,然后沿着设计规整的宽阔大道漫步,仰视着两边以许多著名名字命名的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教学楼群,感受清华扑面而来科学殿堂的王者气派。而对于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们来说,对老清华园的情感则更为深厚,通常会选择从比较简单宽松的西门进去。

  清华的建筑极有层次,富于变化。在春花绿树的掩映下,校园西部的近春园、清华园,山水间流露着皇家园林的气质;中部的早期建筑都采用欧美风格,一大片砖红带出浓郁的异域情调;东部的主楼则是俄罗斯建筑形式,庄严气派;主校门附近的建筑无疑是现代派的缩影。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雕塑、亭、碑、塔、桥、池、石,有纪念先哲、先师、学长的,更多的是各届学子赠送给母校校庆的礼物,点滴之间,流露出清华人对母校的感谢,渗透着清华人对母校的热爱。

  推荐景点:

  近春园

  “近春园”,顾名思义,是离春天最近的园子。不必说环绕园子的碧绿春水、戏水的小鸭、婆娑的杨柳,单是盛开的玉兰就把十分春色占去了七八分。近春园的玉兰并非成片的花海,仅有三五株在草坪上吐着芬芳,盛开的白色花朵并不耀眼,而是高雅、纯净、脱俗的象牙白。嗅嗅,似有暗香袭人,沁入心脾。

  荷塘月色

  循着曲折的小路到近春园西北侧,便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之处。但因年代久远,此情此景与先生文章中所描写的已有差异,倒是与近春园大荷塘东侧一路之隔的水木清华前的小荷塘却酷似“荷塘月色”之美景。

  因未到夏季,也不是月夜,自然见不到莲叶荷花和月色,但却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清幽宁静,鸟语花香。

  二校门

  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二校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二校门的存在还有一段典故: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将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交还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1911年,清华学堂便在此建筑起来。用赔款建立的学校固然是耻辱,但清华知耻而后勇,时刻被深刻的耻辱感所激励鞭策,艰苦不懈的努力,“明耻”继而“振兴”。

  推荐路线:

  若时间充裕,不妨拿出两个半天来,下午从南校门进入清华,到南北主干道,向西到二校门,在大礼堂区、清华园和图书馆区消磨一下午,去“万人大食堂”吃晚饭,傍晚到近春园吹吹晚风,看湖光树影的风情变幻,晚上便住在近春楼;第二天早起,在理学院区转转,然后坐校内的公共汽车到东部的中央主楼区,从主校门出清华,最后游览清华科技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