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山东段现大面积淌凌 已拆除24座浮桥

2013年01月08日08:3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中新社济南1月7日电 连日来,受持续低温影响,黄河下游山东德州市南坦险工河段以下(至黄河入海口)全线出现淌凌,淌凌密度最大为65%,淌凌长度达到300公里。受此影响,目前黄河下游已有24座浮桥拆除。

  记者当日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截至7日早8点,黄河下游山东段淌凌长度已达300公里。为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目前已拆除浮桥24座。

  黄河山东段冬季淌凌一般从黄河入海口发生。受近期强冷空气和降雪的影响,山东沿黄地区普遍降温,2012年12月24日黄河山东东营段河口地区首次出现淌凌,最大冰块面积60平方米。此后,黄河山东段淌凌河段不断上延。

  山东黄河河务局7日数据监测显示,截至当日早8点,黄河淌凌河段已上延至德州南坦险工段,淌凌密度为2%-50%,南坦险工段以下淌凌密度最大达65%。冰块面积为2平方米-30平方米,最大70平方米出现在黄河入海口东营段,冰厚2厘米-12厘米。据统计,目前黄河下游山东段全线淌凌长度达300公里。

  黄河凌灾是山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曾以决口频繁、难以防治闻名。凌情严重年份,局部河段水位壅高,造成滩区漫滩,堤防出现坍塌、管涌、渗水等险情,甚至发生决口。1949年后,黄河山东段发生过两次决口,一次大面积漫滩,损失严重。

  山东黄河河务局表示,目前正值严冬季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山东气温仍然偏低,凌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