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导致低温频繁。2012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境内先后出现7次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还出现了不同程度雪灾,应对严寒迫在眉睫。
北极海冰融化导致低温频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介绍,北极海冰面积减小是影响东亚及我国冬季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今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低。
“北极海冰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南下冷空气活动就越频繁,容易导致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出现低温严寒。”周波涛说,“此外,北极海冰缩减使得北极水域开阔,加之变暖致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更多的水汽向中高纬地区输送,导致冬季我国、欧亚和北美地区容易出现强降雪天气。”
寒流频袭我国 全国平均气温偏低北方多地出现雪灾
由于南下冷空气活动频繁,2012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境内先后出现7次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并呈现以下五大特点:
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专家、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3.8℃,较常年同期-2.5℃偏低1.3℃,为近28年最低。东北平均气温-15.3℃较常年同期-11.6℃偏低3.7℃,为近43年最低;华北平均气温-7.4℃较常年同期-5℃偏低2.4℃,为近42年最低。
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东北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日最低气温达-30℃~-40℃。西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东北、陕西南部及四川东部等地共有107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
降温幅度大。7次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普遍达6℃~12℃,其中,2012年12月19至24日的降温过程强度最强、降温幅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
低温持续时间长。2012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日数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华北地区33.4天,为1971年以来最多。
雨雪多、湿冷特征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毫米,较常年同期14.9毫米偏多近1倍。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偏多,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江南、华南等地多阴雨寡照天气。
受频繁南下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还遭受不同程度雪灾。2012年11月底至12月初,新疆博尔塔拉、昌吉、伊犁等地14个县遭受雪灾;12月10日至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遭受雪灾,9.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12月3日至4日,黑龙江双鸭山、七台河等地遭受雪灾,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应对严寒迫在眉睫
持续严寒天气使西北、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雪天气较多,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最大积雪深度达15厘米~50厘米。“降温、降雪天气会对设施温棚防寒保暖和牲畜越冬产生不利影响。部分牧区积雪覆盖较厚,造成了牲畜野外采食、饲料运输困难。”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告诉记者。
“牛羊等牲畜在低温严寒的环境下,常常挤压在一起取暖,因此有些牲畜并非被冻死,而是受挤压而死。”毛留喜说,“现在是母羊分娩产羔的季节,产羔的母羊和小羊羔很容易因寒冷而受挤压或冻饿而死。因此,牧民应加大人工释放草料的力度,做好畜草的调剂。对产羔的母羊和小羊羔应单独圈养,增加必要的采暖设施,加固、密封羊圈羊舍。”
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持续严寒还对取暖会产生影响。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应保障煤炭储备,检查采暖设施,务必要注意采暖安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低温、雨雪天气还对部分地区交通安全、物流运输和电力供应造成影响,导致多地道路交通受阻。2012年12月11日至14日,东北地区出大范围降雪天气,受其影响,黑龙江省内所有高速公路封闭超过36小时,东北部地区发生区域停电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约1.5亿元。雨雪天气对物流运输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地区蔬菜价格有所上涨。
气象专家建议,各部门请继续做好严寒天气防御工作,尤其是要关注没有供暖条件的广大农村和边远高寒地区以及城市流动人员的防寒保暖问题,做好物资供应和调度,特别是煤电油气的供应和调配。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南方雨雪天气多,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局地将出现冻雨,部分电力线路易出现覆冰。需做好防范应对准备,防范雨雪天气对交通安全、通讯设施和物流运输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越冬作物防冻和设施农业保暖除雪等工作。
另外,由于2012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气温低、降水多,呈现明显的冷湿特征,在这种湿冷的空气中,人体感觉更加寒冷。而低温寒冷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增多,应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并做好相关突发疾病的应急准备工作。(文/高琳)
高清图:南方多地迎来新年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