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暴雪致内蒙古新疆出现白灾

2012年12月07日14:04   中国天气网 微博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接受记者采访(余晓芬 摄)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接受记者采访(余晓芬 摄)
2012年11月1日至12月6日全国暴雪雪灾分布图2012年11月1日至12月6日全国暴雪雪灾分布图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入冬以来,低温、暴雪导致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多地出现了雪灾,加大了牲畜啃食和外出放牧的难度,给当地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较严重灾情。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指出,目前尚是初冬时节,新疆、内蒙古等地已有雪灾发展,未来1、2月份还会有严寒降雪天气,当地要特别注意做好隆冬早春时节的饲料储备,预防后期出现更加严重的雪灾。

  新疆雪灾近3万人受灾 内蒙古已形成区域性重度“白灾”

  目前,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已经出现雪灾,其中,新疆伊犁州、内蒙古赤峰市等地灾情最为严重。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截至12月6日,北疆雪灾共造成28617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626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3公顷,倒塌房屋518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294.97万元。

  其中,伊犁州遭遇24年以来最大雪灾,21515人受灾,1人死亡,重灾区尼勒克县1399公里牧区道路被封堵,3000名牧民被困。

  在内蒙古,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积雪覆盖,形成雪灾的面积为5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33%。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正蓝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地,积雪最深达28厘米、积雪时间超过21天、牧草掩埋程度超过90%,形成了区域性重度“白灾”。

  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为主因 新疆牧草减产致抗灾能力下降

  对于雪灾原因,李小泉分析认为,今年11月以来,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加上降雪频繁,导致雪不易融化,形成了较厚的积雪,这是首要天气原因。

  据气象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11月以来,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雪。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最大积雪深度监测结果显示,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最大积雪深度在10厘米以上,其中新疆阿勒泰地区、伊犁河谷、北疆沿天山一带以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等地最大积雪深度达20~50厘米。

  “加上现在是初冬时节,新疆、内蒙古牧区正处于夏季牧场向冬季牧场的转场时期,饲料供应方面还没来得及做好充分准备,便开始下雪了,也是目前出现灾情的原因。”李小泉补充道。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内蒙古的第一场雪来得较早,雪灾开始的时间较常年有些偏早,内蒙古几乎年年都有雪灾,一般12月上旬到中旬开始出现。

  此外,今年新疆牧草出现减产,导致冬季抵抗雪灾的能力减弱,也是雪灾出现的一大原因。据了解,新疆草原受春夏阶段性干旱的影响,牧草生长状况不如去年同期,尤其是新疆北部旱情严重,部分地区产草量较去年减少50%以上。根据草原生态气象、遥感等模型综合计算结果,2012年新疆产草量较去年分别下降8.2%,饲草不足导致冬季抵抗雪灾的能力较弱。

  今冬仍有严寒降雪天气 当地需预防后期更严重雪灾

  未来的天气会给内蒙古、新疆的雪灾带来什么影响呢?李小泉表示,根据最新预报,内蒙古12月10日左右气温会有所回升,新疆目前气温已经有所回升,但后期随着冷空气来袭,气温还会下降。“当地应利用短时间的回暖天气,尽快打通交通要道,以方便饲料运输,同时,冬天还很漫长,1、2月份还会有严寒降雪天气,还需要做好隆冬早春时节的饲料储备,预防后期出现更加严重的雪灾。”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冬(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内蒙古、新疆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新疆北部、内蒙古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多2~5成,新疆北部和内蒙古中东部牧区可能出现较重的雪灾。

  相关链接<<气象知识:白灾

  白灾(white disaster)是草原被深度超过15厘米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灾害。如果积雪疏松,马、羊尚有可能扒开雪层而吃到牧草;如果积雪由于乍暖后又降温,雪表面结成冰壳,则牲畜不仅吃不到草而且易受冰壳刮伤。

  白灾主要影响家畜采食,除使家畜掉膘、感病外,还影响秋、冬、春季转场和家畜的保胎繁殖;灾情严重时或伴有雪崩,风吹雪时常带来交通堵塞,危及牧区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的供应,压损棚舍,造成人畜伤亡,严重影响牧区经济活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