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冷雨袭羊城

2012年11月27日08: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昨日发出今年下半年的第一条黄色寒冷预警信号

  广州昨天发布了下半年的第一个大雾橙色预警信号。从本月20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开始,已经约有一周时间,而且从目前的势头看,本周内雨雾弥漫、略有些潮湿的天气还将持续,头尾足足10多天。

  昨日气象台发布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个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广州一日之内经历了从春到秋的转换。

  气象专家说,由于天阴有雨,未来几天气温纵有回升,升幅也不会太大,市民还是要继续做好保暖的准备。

  文/记者(李亚亚、叶卡斯 、李大林、刘幸、卢迎新 通讯员李展敏、刘园、谈天、黄恒)

  入冬最强冷空气造访羊城,寒风细雨难挡市民出行购物,上周末各大百货商场车水马龙,人潮如织。广百百货、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等各大百货从上周末感恩节开始掀起了“不间断”打折狂潮。部分商场实行全场5折、3至4.5折,400元抵1000元等节日促销,市民消费热力不减,有商场营业至凌晨两点,单店日营业额近千万元。有消费者称临近年尾,商场促销大“戏”越演越烈。众多商家欲在广州商业“蛋糕”中分得年尾最丰盛的一羹。

  冷空气到访,为商场消费推波助澜,接二连三低至3折起的大幅度折扣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各大商场“扫货”。 记者所见不少商场电梯外大排长龙,羽绒、羊绒、风衣等秋冬服饰、皮靴、保暖用品畅销。

  此外,食补在秋冬。随着气温的骤降,超市里的一些火锅食品开始热销,滋补类的虫草、松茸等也很受市民欢迎,位于东山口的某滋补保健品主题商场同比销售增加了三成。

  不仅商场保暖用品销售畅旺,连日来由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广州折扣购物节在天河体育中心也迎来了前来购置冬装、食品的大批市民。

  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后发现暖宝宝、女士羽绒服、睡袋是最热门的搜索关键字。

  趁着第十届石门红叶节拉开帷幕的机会,冷风吹袭之下,记者前往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看见,部分山乌桕、枫树等开始“羞涩地”变红了,但是数量不多,加上下雨,想找到惊艳的红叶是一桩麻烦事。

  昨天的冷雨也将从化山区浇个透心凉。记者来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山脚,远远地看到山脚成片树林的树梢也披上红衣。走近一看,却不是红叶,而是荔枝树顶上的叶子变红了。“一般来说农民不喜欢荔枝红叶,因这预示着树叶被冻死,一旦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第二年可能就是产荔枝的小年了”, 石门公园内的餐馆男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希望千万别有长时间霜冻,否则家里种植的荔枝树恐被冻死。

  但是这种冷空气对于菜农也是有好处的。记者看见在田中,农民普遍种植了很多大芥菜。农民“心忧菜贱愿天寒”,希望未来多点冷空气。这样迟菜心、芥菜就抢手了,一是芥菜和迟菜心经霜打可以更加甜一点,二是价格可以更加高一点。

  应季“温泉游”也成为广州市民迎接冬天的热门选择。记者从南湖国旅了解到,近日前来咨询报名温泉游的市民明显增多。

  救助站救助无家可归者

  本报讯 (记者谭秋明)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街头流浪救助车在寒风冷雨中搜寻流浪者2个多小时,虽然工作人员苦苦相劝,却无人愿意接受救助。然而,前昨两天,前往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以下简称救助站)求助的人员数量较往日有所增加,单是昨天一天就有40多人前去求助。

  昨日下午,阴雨濛濛,寒风凛冽。下午4时起,记者跟随市救助站的流动救助车在广州街头搜寻流浪汉的身影,然而,2个多小时的搜救过程,发现了6个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却没有一个愿意登上流浪救助车接受救助。

  “快看,路边那个老伯。”司机小李眼尖,看到西华路口一个蜷缩的身影,立即靠边停车。棉衣、救助指引卡、救助包,当值的救助站工作人员梁利民和程艺抱着这些救助物资跳下车,走近流浪汉。

  老伯冻得瑟瑟发抖,说话时,两片发青的嘴唇不停颤动,话音含混不清。梁利民为他披上棉衣,程艺规劝他到救助站躲避风雨。“不去!不去!谁说我是流浪汉?我家在白云区。”老伯断然拒绝进救助站接受救助,他说自己名叫朱阿成,已86岁,家在白云区太和,“没有亲人了,爱在哪里过就在哪里过。”他接受了装有快食面、瓶装水和雨衣的救助包,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去救助站。

  “救助包、棉衣,他们会欣然接受,但是却不愿意去救助站,这些大多数是职业乞讨者。”梁利民从事街头救助工作多年,他表示,每逢极端天气,救助站都会增派流浪救助车次和人手,而愿意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汉却是少数。

  天寒地冻,有断然拒绝救助的流浪者,也有人进救助站避寒。昨日下午,有6名求助者住进救助站男区,一进站,他们领到一件军绿色棉衣,一双黑色棉布鞋,两包快食面,还有一套洗漱用具。

  12摄氏度以下开放全市1347个“星光老年之家”

  据悉,广州民政救助部门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寒冷救助体系,不同等级的寒冷预警有相应的预案保障。目前,由民政、公安、城管三部门组成的流动街头救助队,共有6台流动救助车,每天分班次24小时在街头展开街头救助。而且,救助站的求助热线37280416,37246415,82266873也是24小时开通,接受求助。

  此外,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一旦气温达到12摄氏度以下,全市1347个“星光老年之家”将作为防寒避暑庇护站向市民开放。昨日,记者走访北京街等“星光老年之家”,发现已做好随时开放准备。

  气候变化对广东影响愈发频繁

  文/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董永春

  记者跟随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广东”活动考察组,连日来走访广东备受气候影响的敏感区域。

  记者了解到,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的红树林面积已经减少了64%以上,近年来,红树林更是越来越受到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红树林面积的进一步萎缩。

  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杜尧东介绍,由于气候变化,灰霾、雷电、高温、咸潮等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广东,像昨天在秋季就出现“回南天”,而且从上周持续至今并且继续发展,以往在广东绝少发生。

  广州PM2.5仍超标

  本报讯 (记者杜娟)按照惯例,一般冷空气过境尤其是急剧降温,广州空气质量会立马变好,但昨日下午2时的监测数据显示,10个国控点除了萝岗和黄埔竟有8个细颗粒物(PM2.5)超标。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灰霾专家吴兑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此次冷空气平缓过境造成,预计放晴后广州几天内空气将明显变好。

  昨日凌晨多条高速路因大雾封闭

  本报讯 (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宣)记者从广东省交通集团获悉,昨天凌晨,由于大雾天气影响,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出现暂时封闭。昨天早上7时12分之后,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