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掌握天机 趋利避害——探寻经济背后的气象身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5日18:14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暴雨倾城,道路被淹,北京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台风来袭,停水停电,台湾林渔牧业受灾严重;高温少雨,农作物受旱,美国粮食减产引发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大自然用行动印证着“蝴蝶效应”的理论。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世界经济秩序面临着大自然的严峻考验。

  据统计,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约占70%。在灾害与商机并现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气象与经济的紧密关联。“气象经济”这个专业术语,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气象服务于社会的经济效益也日益显著。不少行业开始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天气套餐”,而这些“量身定做”的气象信息为企业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那么,什么是气象经济?天气变化如何左右经济?不同天气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有何不同?本期天气视点特邀经济学家和气象专家为我们一一解析。

  本期嘉宾:

  王福重,知名学者,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北航国际贸易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译著十余部。著有《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人人都爱经济学》等。书斋笔耕之余,特别关注经济现象,担任《上海证券报》、《国企》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主笔。

  张钛仁,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天气预报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政策法规、气象行业管理与标准化等领域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完成《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评估研究》、《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等8项科研课题和专项研究。

  吴迪,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经典语录:

  “天气是自然条件的一部分,它会改变人的消费模式,这种改变尤其在服装、家电、饮品等快销类产品中比较明显。”

  “气象服务效益既是气象融入经济社会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气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