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工影响天气条件有三 旱区增雨需开发空中水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5日09:30  中国天气网 微博

  中国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今天(5日)上午做客中国政府网,就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有网友提问如何看待人工影响天气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我们身边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天似下非下的时候,这个雨下来了,是不是人工干预的结果?

  郑国光局长对此表示,云降水形成最起码有三个条件。水汽变成雨下到地面,首先要有水汽,没有水汽怎么形成雨呢?第二,怎么把水汽变成雨。我们说它必须要有向上抬升的运动,把这些水汽向高处抬升,气压低了,温度低了,水汽就饱和了,一饱和就变成雨下来了。但是还不够,云里面必须要有凝结核。所以人工降雨是利用水汽,然后是云的抬升,就是一定要有适合的量、适合大小的云凝结核加快水汽变成雨滴下到地面。所以我们打炮也好,飞机向云里播散凝结核,能够更有效地把水汽变成雨,我们叫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或者消雹,我们给云里提供大量的凝结核,使大的冰雹变成小的冰雹。

  人工影响天气一大重要应用就是重大比赛和仪式时的气象保障。奥运会、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的时候我们就是用了人工消减雨的方法。所谓人工消减雨的方法就是提前降雨,当大气里面的水汽或者云向重大活动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把云打散或者提前降雨,使得在一些重大活动的场馆、区域不会产生降雨,这是消减雨。但这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才能消减雨。也不是说什么条件,我想下雨就下雨,必须有合适的气象条件,不能说呼风唤雨,大晴天说人工造雨。所以人工影响天气要有一定的条件,要用一些科学的手段。

  很多网友还非常关心在旱情出现的时候如何增加增雨作业,然而旱区增雨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

  郑国光局长表示,其实真正到干旱季节,适合于人工影响天气条件的并不是很多。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国家,怎么样利用一些有利的条件增加降雨,我们就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比如说山区里面水汽很丰富,怎么样把山区的水汽有效地变成降雪,雪就是山区的固体水库,能够增加更多的水源,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许多干旱季节,森林火险等级很高,如果在森林火险多发季节之前有合适的云雨条件,增加降雨,就可以明显降低森林草原的火险等级,雨降下来了,整个森林草原就潮湿了,火险等级就降低了。这就是把常规的抗旱增雨变成全年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特别是北方地区,西北、东北、华北这些缺水的地方,开展全年的人工增雨的作业,这就需要统筹跨区域的组织协调,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更多的可能增加降雨。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