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欧严寒到日本雪灾以及中国持续低温,全球是不是正在经历“最冷”的冬天?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我们的冬天反而变得更冷呢?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西伯利亚强寒流席卷中东欧 已致160人死亡
自1月27日起,一股极强的西伯利亚寒流席卷了整个中、东欧地区,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罗马尼亚1月31日在24小时内就有20人冻死,许多地方的气温骤降到将近-30℃。
在寒流的影响下,从南部的意大利至东部的土耳其都出现了暴雪、严寒和大风天气。欧洲东部、中部和北部国家近几日白天气温降至-10到-20℃左右,到晚上可低至-20至-30℃。
截至3日,恶劣天气已造成欧洲160人死亡,死者大多属于乌克兰和波兰两国。德国北部有部分学校关闭,当地气温已降至-16℃。罗马尼亚出现极端低温,黑海部分海域已结冰。保加利亚一些城镇出现有记录以来最低气温,肯加市的气温已连续两天达-29℃,该国大部分地区已发布了橙色警报,即处于危险的低温状态。纬度较低的意大利南部和法国科西嘉岛也出现降雪,地中海中部一些岛屿的积雪深度达20厘米。
2012年中东欧寒流属近7年来较严重情况
“在近几年欧洲的寒流当中,2006年的情况差不多算最严重的。”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表示。2006年1月,欧洲遭遇强寒流,当时波及北欧、东欧乃至中亚的芬兰、瑞典和挪威北部、波兰和土耳其等国。上述地区先后出现了大幅降温和异常寒冷的天气,大部地区极端最低温度低于-30℃,局部甚至低于-40℃。严寒和大雪使当地交通、航运、电力和石油等行业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数百人死亡。
王启祎总结道:“与近几年相比,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
据统计,2007年1月24-26日,德国、法国、英国和捷克等国遭到大雪侵袭,交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德国至少3人死亡。
2008年1月初,保加利亚持续3天降雪,造成380多个城镇断电断水,一些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2009年1月,寒潮袭击欧洲。1月上旬,欧洲遭遇几十年罕见寒流,大雪和持续低温造成至少13人死亡。
2010年1月,英国、挪威、法国、荷兰、丹麦、爱尔兰、瑞典、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德国、捷克、瑞士、波兰、俄罗斯、土耳其等国遭遇暴雪袭击,造成至少224人死亡。
2011年1月中下旬,寒流暴风雪两次袭击欧洲。持续暴雪严寒天气造成波兰、乌克兰、英国等国至少140人死亡。
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链
从东欧严寒到日本雪灾以及中国持续低温,全球似乎正在经历着“最冷”的冬天。对于这些严寒事件的成因,王启祎表示:“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实际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
王启祎解释,1月20日开始,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出现明显转折,北极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同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促使西伯利亚高压加强。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欧洲、我国、韩国和日本,使欧洲出现强寒潮,我国、日本和韩国一带气温偏低。同时,我国南方至韩国、日本及西北大西洋上空为异常气旋性环流所控制,有利于西太平洋水汽向我国南方、韩国和日本一带输送,与北方的强盛冷空气汇合形成日本暴雪及我国南方严重的低温阴雨。
“除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之外,拉尼娜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王启祎表示,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同时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从而东亚冬季风偏强,这也有利于我国及日韩一带气温偏低。
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 “寒冷事件”由自然规律决定
面对很多人关于“为何全球变暖我们的冬天却变得更冷?”的纳闷,王启祎解释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寒冷事件是由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决定的。”气温曲线上升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反应的是自然的规律。对气候变化情况,我们不是看几年,而是要从一个较长时间尺度上来看。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看一个气候态要以30年平均来看待,从30年滚动情况上看,全球气候还是变暖的。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没有本质变化。
对此,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星分析说,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寒冷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首先,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
近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文/刘文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