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方将迎大范围降雨 城市内涝是否再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30日09:00  中国天气网

  

  连线专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杨贵名(右)(关禺 摄)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30日)开始至7月4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50~80毫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指出,此次大范围的降水影响范围较广,但降水强度整体偏弱,预计北京等大城市出现内涝的概率不是很大。

  6月30日~7月4日北方将有较大范围降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30日08时至7月5日08时,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北部等地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过程累积过量一般有10~25毫米,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50~80毫米,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的局部地区有90~120毫米,局部地区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30日08时~7月4日08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北京城市内涝是否再现?

  6月23日14时~24日08时,北京遭受强降雨袭击,全市平均降水量50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达73毫米。丰台、石景山、门头沟等多个站点降雨量大于100毫米,其中模式口最大达214.9毫米。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市区22处交通路段中断,3条地铁线路出现险情,首都机场100多架次进出港航班被取消。

  人们不禁会有疑问,未来几天的降水北京城市内涝还会再现吗?是什么原因导致北京的交通如此不堪雨水重负?

  “此次降水天气与上次有明显的不同,总体来说虽然总雨量不小,但雨势不会那么急,7月1日、2日、3日,都有可能会出现降雨。”杨贵名分析,夏季北京出现对流性短时强降雨,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这次应该算是过程性降水,北方大部地区未来几天每天都会有降水,但短时强降水的概率不大,出现城市内涝的机率也低一些。

  “与其我们关注强降水带来的城市内涝,我觉得咱们更应反思咱们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城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新城区、高新区等等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是,对于配套的排水系统,往往因为经济效益等原因,被忽视了。

  北京市防汛办主任、总工王毅介绍,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一到三年一遇,这个标准解释起来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很遗憾,我们城市的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其他地区的排水能力较低,也就导致近几年会频繁发生积水。如果要提升排水能力,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最初的管网建设、城市规划等等。但是我们总结下来,每次积水主要是发生在京城西部地区,这是由于京城的西部地势造成的。

  “排水管口径小、城市垃圾堵塞以及不合理的下凹地形都会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以北京城区为例,23日傍晚,城西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就与这杨贵名列出的3个原因密不可分。

  农业需水更加紧迫

  

  6月19日~28日全国降水距平图

  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内蒙古中东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山西大部以及河南部分地区近十天来,降水量较常年来平均水平明显偏少,与城市生活相比,农业需水更加紧迫。

  据统计,今年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及内蒙古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5成,甘肃中东部、宁夏、内蒙古中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偏少6~8成。目前,河南西北部、山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宁夏中南部、甘肃东部、陕西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大部有轻度以上农业干旱。

  “此次降水过程对缓解北方旱情,促进秋收作物生长非常有利。”杨贵名指出,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的土壤墒情将得到显著改善,河南西北部、山西西南部和东北部、陕西中北部、宁夏中南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偏南地区的旱情将得到缓解,但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将持续。

  “我们平时都生活在城市里,对于农业的感触不深,此时全国夏收基本结束了,正是夏种的关键时期,农业需水量很大。对于城区而言,雨水能造成内涝,但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来说,这时的降雨可就影响着一年的收成。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分配雨水,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

  杨贵名指出,未来几天,北方各地要利用降雨天气增加蓄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并趁墒情改善时机做好秋收旱地作物田间管理,促进作物生长。(卞赟)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