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江南昌大桥段,桥墩承台下的桩身早已裸露在外。被市民们形容为“章鱼脚”的桩身,“这些年从没看见露出来过”。
这是江西历史上较为罕见的一场春旱。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胡菊芳介绍,在历史上江西发生严重春旱的次数并不多,但今年以来全省的降雨异常偏少,1-4月的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5成,“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
![]() |
去年和今年赣江南昌大桥段水位对比(江西省气候中心 郑宏翔 摄)
据江西省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监测显示,3月31日开始赣北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干旱,进入4月份以后,旱情迅速发展蔓延,到4月1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达到中度以上干旱,局部达到重度以上干旱标准,到4月29日旱情范围基本上扩大到全省,全省有80个站达到轻旱以上干旱标准,其中重旱以上56个站,中旱以上72个站。
期间正值江西早稻栽插的时节,旱情导致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受阻。在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洛光村,大片的水田因为春旱,秧苗插不下去。省内的主要河流赣江、抚河、鄱阳湖也出现了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
不仅是江西,湖北、安徽等南方各省也同样遭遇了严重的春旱。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评价此次湖北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干旱严重影响了粮棉主产区的生产。湖北多个湖泊大幅萎缩,其中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0年来最少。
“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降水的年际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总体而言,除去年以外,本世纪以来江西的降水呈偏少状态”,胡菊芳解释。
在旱情愈演愈烈之时,4月29日至5月3日,南方的一次降雨过程有效缓解了旱情。以江西为例,全省过程平均降水量为61mm,雨后赣南的旱情基本解除,赣中旱情明显缓解,赣北旱情有一定缓解。
![]() |
4月29日-5月3日江西干旱监测图,这次降水过程使旱情明显缓解。(来源:江西省气候中心)
气象专家表示,这场降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部分地区雨量大,虽然无法彻底改变今年以来南方大部降水明显偏少的情况,但增加了库塘蓄水,使早稻移栽用水不足的局面得到改善。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5月4日,南方各省仍有54万公顷水田缺水,119万人、4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预计未来一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还将有明显降雨,部分地区还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江淮、江南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有60毫米至90毫米,江西中北部、湖北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的旱情有望得到缓和。(文/詹璐 占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