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丽的广州塔
600米高度,20000发烟花同时绽放,这将是一幅多么壮观的场景!
这个场景很快就可以看到。11月12日晚,当广州海心沙岛上演亚运会开幕式时,耸立在海心沙南侧的世界最高塔——广州塔上将绽放全球最璀璨的焰火之花。届时,几万发焰火遍布整个广州塔的塔身,从下往上呈环形燃放,将为亚运会增添梦幻色彩。
殊不知,在广州塔绚烂焰火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气象秘密。
当今世界第一高的电视观光塔——广州塔,总高达600米、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是广州新地标。
11月5日,广东省气象局在广州塔的526米、454米和121米高度上分别建成自动气象站,直接为亚运开幕式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并将在亚运结束后继续观测高空数据,忠诚守护广州的天气。
三个梯度为焰火提供观测资料
据亚组委开闭幕式团队气象组负责人庄旭东介绍,广州塔高空气象观测点是在亚运前一个星期左右安装成功,将为亚运会开幕式的烟花表演等提供重要的实测资料。
负责仪器安装的广东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植石群说,在广州塔上共分三个层次安装了气象观测仪器,分别是526米、454米和121米,观测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成分采样机等,要素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三维超声风及大气成分等。
记者在526米处看到,最高处的风速仪等仪器安装在接近桅杆的顶部,风杯在风中不停地转动。上面比下面冷很多,专家说塔顶温度比塔底大约低5℃-6℃。
庄旭东说,一般如果出现6级以上大风,高空烟花表演就有可能需要调整燃放方案,今年10月20日,亚运会开幕式彩排正值台风“鲇鱼”影响,当天广州阵风超过六级,焰火燃放的节目就被取消了。
气象参与高塔建设全过程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600米的广州塔慢慢长高的过程中,专门的气象保障也时时伴随。
从2007年3月开始,广东省气象台就开始为施工提供现场服务,其中包括提前1-3小时雷电警报、施工所在楼层的天气预报以及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等。
当电视塔才离地70米的时候,其塔吊上就设了一个自动气象站,随着塔身一天天长高,气象站的位置也随之提高。当塔身454米完工后,气象站也到了这个高度,并随着天线桅杆的提升,进一步提升自动站的高度。
广州塔的天线提升采取的是与上海东方明珠塔一样的技术,近160米的天线,有92米属于提升段,这重达650吨的提升段是要从天线桅杆下部的格构段内整体连续提升到600多米的高空。打个比方说,提升段其实是套在格构段内的,最后阶段它要从里面“顶”出来,然后固定住。
这个顶升过程必须要在风力小于6级的晴好天气下完成,否则,即使重达650吨的提升段,也会站立不稳,给施工带来麻烦。这就需要非常精确的高空天气预报。
“如果预报不准,在风太大了的情况下施工,广州市民现在看到的电视塔天线就有可能是歪的了。”省气象台副台长罗森波如此形容此次气象监测的重要性。
事实上,气象与施工方也进行了应急方案的对接,如果临时遇上大风,会有一些紧急措施进行固定,防止天线发生偏移,当然,这样一来,施工成本和难度就增加了很多。
高塔观测服务后亚运
到目前为止,广州塔上面的气象仪器已经全部安装完毕。
据了解,气象铁塔是大气边界层观测的一个主要手段,国内北京、天津和南京等地都建立了专用气象铁塔,最高的北京铁塔高达325米。不过,由于铁塔架设的维持费用较大,将大气梯度观测依附在高层建筑物上是一种经济的方案。
“这个高空观测点的建立对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有很大帮助,”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宋丽莉说,“大气边界层可以形容为透气的锅盖,它越低对污染物扩散就越不利。”广州大气边界层最低的时候两三百米,高的时候会超过广州塔现在的高度。在500米左右的高空监测,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时段大气边界层的高低变化,可以为广州研究大气污染、灰霾等提供数据。
宋丽莉说,高塔观测也能较好地掌握高空风影响的实测资料,用于研究高空大风对建筑玻璃幕墙和建筑物本身的影响。
广东省气象局表示,在广州塔上安装梯度观测站是政府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重要举措。气象科学家们将对采集到的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目前直接服务亚运开闭幕式,在后亚运时代,将继续承担起世界最高“气象守护神”的职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