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南方持续五天的大范围阴雨天气终于在昨天(14日)落下帷幕,今天降雨仅在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另外,第13号台风“鲇鱼”已于13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未来或将给南海和华南沿海带来较大风雨。
南方大部持续阴雨天气结束 海南有明显降雨
自10月10日开始,南方大部便沉浸在湿漉漉的雨水当中。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秋雨让南方城市陡增了几分阴冷,人们的心情仿佛也受到天气的影响,变的有些低落。
昨天,我国的主雨带依然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维持,不过,从下午开始,雨带逐渐南压,江淮、江南大部降雨结束。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说孙军表示,昨天是近期“南雨北晴”天气格局持续的最后一天,也是南方本轮持续阴雨天气的尾声。不过,由于雨后湿度较大,今起至18日,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一带雾天将重现,涉及江苏、安徽、河南南部、湖北、重庆、四川盆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而在南方大部降雨减弱的时候,海南的降雨正酝酿加强。从15日至18日,受弱冷空气和南海辐合带共同作用,海南省东半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海口、文昌、澄迈等市、县的过程降雨量将达200~400毫米。这是海南在10月1日至10日遭遇近49年最强降雨后不久,再次迎来强降雨过程,且主要降雨落区都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将给灾区恢复重建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今天华南沿海部分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将出现降雨,雨势较弱。
第13号热带风暴“鲇鱼”生成 向我国南海靠近
华南沿海和海南的天气在近期都不会平静。除了受到冷空气影响外,未来还可能迎来热带气旋(台风)。
监测显示,今年第13号热带风暴“鲇鱼”(名字来源:韩国,含义:一种鱼)已于10月13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4日晚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随即又于15日05时加强为台风,这是继第12号热带风暴“马勒卡”停止编号半个月后在西北太平洋上再次出现的热带气旋。
“‘鲶鱼’强度还将增强,可能会给南海和华南沿海带来较大风雨影响。”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玲分析说。
![]() |
“鲇鱼”未来120小时路径预报图
根据监测,15日早晨05时,“鲇鱼”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东大约17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预计,“鲇鱼”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并逐渐向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19日白天可能进入南海东部海面。
“在10至11月份,热带海洋海温仍在26℃以上,同时热带对流云系呈现阶段性活跃的现象,这些都为热带气旋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甚至在12月份都有热带气旋生成。”张玲强调,秋季仍是热带气旋多发季节,防台形势依然严峻。
近50年统计资料显示,10月至11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有6.47个热带气旋生成。
目前,中央气象台正密切监视“鲇鱼”动态,做好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余晓芬)
新闻链接>>热带气旋等级划分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超强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