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9月以来我国冷空气活动较频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9日11:28  中国天气网

  

  发布会由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于新文主持(关禺摄)

  中国天气网讯 9月29日11时,中国气象局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对我国9月份以来的冷空气活动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

  进入9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给北方大部地区制造降温和大风天气,具有活动较频繁、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造成影响小等特点。

  具体特点如下:

  活动较频繁。9月以来,共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第一次过程为9月4-9日,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东北地区及新疆大部、甘肃中部和北部、内蒙古、青海北部等地出现了4~8℃的降温;第二次过程为9月14-17日,主要影响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等地出现了4℃以上的降温;第三次过程为9月20-23日,是今年入秋以来最强一次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大,造成局地强降雨,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出现4℃以上的降温。第四次过程从9月28日开始影响我国,预计10月3日过程结束,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将普遍出现4-8℃的降温,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局部地区将出现8-10℃的降温并可能出现降雪。

  降温幅度大。9月14-17日,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和北部降温幅度均在12℃以上,部分地区达15~17℃,如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下降17.9℃、满洲里下降15.9℃,黑龙江齐齐哈尔下降16.1℃。9月20-23日,长江中下游及湖南、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2~14℃。9月,全国有3个气象观测站点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极端气温低。9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 ℃,其中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青海大部等地的极端最低气温在2 ℃ 以下,部分地区出现霜冻。

  造成影响小。9月4-7日的冷空气过程基本未造成影响;9月14-17日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幅度较大,不利大田籽粒脱水,对黑龙江的贪青晚熟作物正常成熟产生不利影响;9月15-16日,新疆北部农区出现初霜冻,棉花吐絮和玉米成熟略受影响;9月20-23日,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局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大部、辽宁北部、青海南部的最低气温达到2℃以下,部分地区出现了霜冻,而江南大部、江汉晚稻区出现轻度寒露风,总体而言影响较小。(卞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