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1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北京开展。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频道首次亮相科普日,宣传“践行低碳生活 应对气候变化”主题。本次参展本着“让科普知识更加通俗化,让公众能读懂、能听懂气象科普知识”的原则,展示了气象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成绩,拉近了公众与气象之间的距离,让气象服务在公众心目中可亲可信,同时对中国气象频道进行公众宣传。
![]() |
气象主持人为观众签名留念
中国气象频道展区在各环节中充分融合了气象科普的元素,实现了气象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让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气象、了解气候,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真正让气象科普成为气象科技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成为科学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展区“零排放”
今年全国科普日将围绕“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中国气象频道积极响应,呼吁自愿减排,主动对整个展区从施工搭建到后续开放进行了碳足迹的测算,向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了湖南东坪72MW水电碳减排项目229吨,用以抵消本展位在一系列活动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碳中和。
![]() |
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中国气象频道正式颁发碳中和证书
9月19日上午,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中国气象频道正式颁发碳中和证书,中国气象频道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执行碳中和行为的电视媒体,并获得北京环境交易所授予的碳中和标识。
中国气象频道这次行动是行业媒体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次行业自愿减排行为,是宣传低碳、进行公众传播的一次自我承诺。此后,中国气象频道还会通过各种途径降低能耗,编排更多低碳宣传片,走进社区进行公益科普活动,成为行业媒体的零碳先锋。
魅力气象主播现场“秀”天气
在中国气象频道的舞台区,从9月18-20日会聚集12位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气象节目主持人,他们以气象歌曲串烧这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巧妙地表达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与公众互动表演,进行通俗化、娱乐化的公众传播。
![]() |
来自不同地区的气象主播现场“秀”天气
此节目是世博会世界气象馆荣誉日气象主持人专场秀中的节目单元。本次表演根据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不同地域(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北京、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的特色,结合美声、通俗、民族等唱法,选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气象歌曲,如《日出》、《阳光总在风雨后》、《相思风雨中》等。演出之后,主持人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问答,传递气象科普知识。
天气预报DIY
在科普触摸屏展示区,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答题游戏(“看云识天气--天气预报DIY”游戏:天空中的云有各种形态,通过观众自助互动的方式,了解每种云的常识,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让观众自己报天气)、现场互动问答等方式,体现互动性、参与性,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在娱乐中了解气象、气候知识,成为一种趣味体验。
亲历台风直播车首次开进全国科普日
在本次活动中,中国气象频道数字卫星气象新闻转播车首次开进全国科普日进行实地展示。专业技术人员为广大观众进行鲜为人知的讲解,揭秘转播车设备功能,包括切换台、调音台、卫星通讯设备、电力设备等,充分满足了直播报道需求,也可以对现场节目录制提供足够的支持。
观众过把气象主播瘾 天气预报演播室搬进全国科普日
![]() |
著名气象主持人宋英杰为小观众演示抠像技术
老百姓每天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的同时,对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也很好奇。为了满足观众需求,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搭建了天气预报虚拟演播室,引导观众亲自体验,做一回天气预报解说员。
在节目录制时,主持人站在演播室蓝色或绿色的幕布前面,身后并没有实际的天气图形,而是绿色的背景布,这是为抠像技术服务的。抠像就是将主持人的身体轮廓附加到天气图形这样一个背景之上。这种手段可以简单快捷并且清晰的表现天气图形上的信息,通过抠像技术来完成效果合成,达到主持人站在所需的天气信息前面播报天气的真实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