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世博会:一座城的低碳实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08:23  中国天气网

  通过建筑与能源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应用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导光等多项科技元素,这座重获新生的老建筑,以一个展现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展品”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大厅,一眼看上就很像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位于虹口区中山北一路的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这个上海市发改委下属的机构,为世博会提供了自愿减排平台,分别针对个人和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摄影_牛思远

  

  中国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沪上·生态家”。摄影_孙炯

  

  安装在宜家商场屋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能力每天55度热水40吨,为员工的洗澡,顾客餐厅的洗碗、在洗手间顾客洗手也提供热水,一年下来能节约20多万度电,18-19万电费,预计四年左右收回投资。

  摄影_牛思远

  还未到世博园区,那根201米高的巨型温度计就已经映入你的眼帘。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也是整个世博园区最高的地标式建筑。每隔10分钟,在70米-160米位置上的LED灯带便会更新园区的实时温度。到了晚上,顶部5米高的LED光源还能显示六种色彩,为黄浦江两岸的游客们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

  这座原高165米的建筑,前身是发电厂里一根只会冒着白烟的大烟囱。它所在的上海南市发电厂,始建于1897年,是中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电厂。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这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自来水厂、外商纱厂、煤气供热厂……它们不仅属于上海这座城市,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整个工业时代的变迁。

  在那本记录了申博全过程的随笔集《我与世博有缘》中,上海申博的前线总指挥,现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吴建民专门为“上海最后一根烟囱”写了一章的内容。如今,这座“世博气象信号塔”用最具象征意味的姿态,从工业文明的标志摇身一变,成为了低碳新时代的转型标本。

  退出历史舞台的南市发电厂,荣获了我国第一栋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奖”。改造后的主厂房,有了个新身份——“未来探索馆”,成了世博会主题展馆之一。通过建筑与能源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应用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导光等多项科技元素,这座重获新生的老建筑,以一个展现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展品”出现在世人面前。

  包袱与宝藏

  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

  2007年,上海市发改委批复《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南市发电厂在内的四家重污染老厂被搬迁,腾出的10.5万平方米改建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览用地。而除了最受瞩目的南市发电厂,还有历史悠久的江南造船厂、上海钢铁厂、上海港口机械厂……整个世博园区里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场馆由老建筑改建而成,世博会期间用作展馆、管理办公楼、临江餐馆、博物馆等。

  “上海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举办世博会,这和以往多数的世博会都不一样。”在近期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杨雄始终强调着上海世博的与众不同。和所有的中国地方官员一样,这位分管世博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即便是在谈低碳,也不会片刻忘记旧区改造。“原来有工厂,特别是有一个钢铁厂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通过这个旧区改造,通过举办世博会,把这个地方彻底改造了,把钢铁厂迁移了,直接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

  对于拥有中国最大工业基地的上海来说,开埠100多年来的历史不仅带来了繁华与荣耀,也留给这座中国第一大都市一个巨大的包袱。

  2009年底,一份由拜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同济大学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上海位列亚太地区四个重要城市碳排放总量的首位,单位GDP碳排放量更是其他城市的三倍以上。而在另一组数据统计中,上海人均碳排放强度在全球千万人口级大城市中高居榜首,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人均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上海,在低碳时代的道路上是落后了。

  “我是2002年才第一次接触到低碳这个概念。”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光明说。申博成功后不久,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欧洲某组织想来上海世博会推广低碳理念的邀请函,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

  8年后,李光明已经是上海世博科技促进中心的副主任,而低碳也已经成为本届世博会最核心的理念。在世博园区,从“一轴四馆”等主要场馆设施,到部分国家的自建馆,屋顶和玻璃幕墙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最大亮点,中国馆和主题馆都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如“马赛克”般密密麻麻的光伏片不但能发电,本身也是建筑材料,甚至还实现了像玻璃幕墙那样透明的效果。仅仅是主题馆,年发电量就达到280万千瓦时——可以解决4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问题。

  作为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上海想尽了一切办法,从前沿到传统,没有什么不被尝试,比如建筑世博园时巧借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利用自然风组建风道,减少空调的使用。

  “世博会有句名言,即一切始于世博会。我们希望上海的世博会能点亮未来。在展示一个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同时,让人们看到,中国历史文明的传承同样也是低碳和环保的。”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说。

  低碳在细微之处

  在庞大的世博园区中,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一个,这里聚集了从全球范围内筛选的50个解决城市难题的实践方案,而且每个案例背后都要有成功实践的原型。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所倡导的那样,这片区域不能只成为先锋派飙脑力的竞技场,“我们必须找出最好的正在改善市民生活的‘真实案例’,而不是以后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理论上的假设。”

  在本届世博会上,代表上海参展的是“沪上·生态家”方案,其原型是位于上海闵行区申富路568号建科院科技发展园区中的一幢生态示范楼,作为中国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其外墙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楼内朝北房间通过导光系统可与朝南房间一样感受阳光。由于集中了太阳能、浅层地热、热湿独立空调等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它比同类建筑节能达75%。

  事实上,这些技术和数据本身可能并不会吸引你的兴趣。正如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项目办公室主任任文伟说的那样,很多数据对于老百姓来讲,太枯燥了,低碳的技术领域也是枯燥的,并不像生态环境保护那么有趣,保护后你就能看到青山绿水,效果看得见,对于低碳而言,很多人还是会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

  如何让低碳离自己近,甚至可以触摸到?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要知道,7000万的游客如果只是看看新科技、新建筑,那么宣扬低碳的本届世博也就少了不少意义。事实上,这些参观者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而来,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交通出行碳排放。这也意味着,欲实现“低碳世博”,除了在世博园区的建设和布展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之外,还必须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并妥善补偿世博参观者因交通出行产生的碳排放。更重要的是这份心思一定要让游客感受到。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预计的世博参观者碳排放图:有国际飞机、国内非上海地区、上海三大项,并列举不同程度的碳补偿参与带来的效果。比如,350万人乘国际航班的碳排放量大约365.23万吨,如果其中有60%的人自愿参加碳补偿,将能够补偿219万吨。

  事实上,类似这样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创意实践,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随处可见。手持一份《世博绿色出行指南》,上海市民和外来参观者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绿色出行方式、合理规划参观出行线路,《指南》还会告诉你如何计算自己出行的碳排放量,如何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自己的碳排放等信息;打开“世博绿色出行碳计算器”,只需输入出行起点、终点、方式、人数等基本信息,就可以直接为用户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排量;最近推出的世博低碳交通卡,则通过预付的方式,让乘客为出行造成的碳排放 “埋单”并公开所有资金流向……

  “其实,低碳的本质就是提醒大家减少浪费性的消费,这点是最需要普及的,低碳生活离我们也不遥远,白领一族只需少踩一脚油门,少用几度电,你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践行者低碳生活。” 任文伟说道。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牛思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