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气预报 > 正文

百科知识:季风和季风雨 (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11:34 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

  季风是一个古老的气候学概念,通常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迥异的现象。其英文名称为 Monsoon, 来源于阿拉伯文中的词汇Mausim。中古时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从事航海活动, 当时人们对盛行此地的季风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17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商人在这一地区航海活动的增加,人们对季风的观察更为细致,从而加深了对季风的认识。1686年哈莱(Halley)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提出季风是由太阳对海洋和陆地加热差异形成的。他认为,海陆加热差异导致大气中气压的差异,这种差异只能通过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来平衡。夏季风由冷洋面吹向暖大陆;冬季正好相反,由冷大陆吹向暖洋面。后来,哈得莱(Hadley, 1735)又对哈莱的季风模型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他指出,按照哈莱的理论,阿拉伯海至印度的季风应该是夏季吹南风,冬季吹北风,但实际观测到的却是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显然,哈莱在他的模型中漏掉了什么重要的因子。哈得莱认为,气流从南半球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时,由于地球的自转效应,受到一个向右的惯性力作用。这个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也称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边,在南半球指向左边。哈德莱的季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南亚季风的风向及其变化特征。后来,随着人们对季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科学家又提出,大气中的湿过程也是驱动季风的机制之一。空气中的水汽的相变过程能够储存和重新分配热带和副热带大部分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能,并且有选择地释放这些能量,从而决定季风降雨的强度和地域。

  亚洲除了南亚这个显著的季风区外,东亚地区也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季风区。我国除新疆、柴达木盆地中部和西部、藏北高原西部、贺兰山和阴山以北的内蒙地区属大陆性无季风气候区外,其它地区均属季风区。事实上,早在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就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有所论述,只不过那时没有用“季风”这个术语而已。孔子在其研究<<易经>>的专著<<说卦传>>的第三章写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此处,山应指高山陆地,泽为海洋、湖泊。在对“山泽通气”的解释方面,台湾易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高足徐芹庭教授提出:“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在这里徐先生似乎并未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他的解释没有说清楚两种气候如何通气,季风又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事实上山就是山,即陆地,泽就是泽,即海洋、湖泊,不能解释成大陆性气候或海洋性气候。如果用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解释孔夫子的“山泽通气", 就是太阳对山和泽的加热差异产生热力环流,这个环流就是所谓的 “通气”,而低层环流,即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或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就是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夏季风。孔子在<<说卦传>>的第五章继续写到:“齐乎巽,巽东南也”。他将巽卦的方向定义为东南。此处,巽为风,实指东南风,这正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因此,作者认为2500多年前孔子对东亚季风的认识已非常接近300多年前哈莱对印度季风的认识。

  20世纪30年代起,竺可桢先生等我国现代气象学家就十分关注季风的研究,特别是季风和旱涝的联系。我国气象学家指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特点和成因不尽相同,东亚季风主要由海陆差异因素引起,而南亚印度季风则以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为主因。此外,东亚季风按地理纬度又可分为热带季风,副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等。


 【评论】【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气象信息由问天网提供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